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传统文化赋能:“文学”与“文化”的聚合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与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审美需求结合起来,以新的表达形式重释经典,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具有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民族特色的题材,以视觉化的形式阐释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成为文艺创作者的自觉追求。近年来,由中国神话传说改编的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等影视作品深受观众青睐。近期上映的《长安三万里》塑造了以高适、李白、杜甫、王维等为代表的盛唐诗人群像,电影选取了48首耳熟能详的千古名篇,将观众带回了群星璀璨的大唐盛世,激活了镌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和文学记忆。大唐诗人们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气质,不惧艰难、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穿越历史时空隧道与当下观众产生心灵交汇、共鸣。传统文学融进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流行文化当中,文学与文化融为一体,呈现出多元互动、共存共生的形态,并起着“以文化人”的作用。传统文化赋能文学经典,使文学融进了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推动着文化的建构,文学被赋予了神圣的文化使命。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引发全球性的社会变革,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3亿,《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手机移动阅读成为主要形式,“听书”和“视频讲书”的读书方式成为新的阅读选择。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国民阅读的习惯正在发生革命性的转变,文字符号化、书籍图像化、文化数字化,受众由阅读型公众变为视听型公众。文学典籍借助媒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束缚文明发展的枷锁,从甲骨文书、青铜铭文、石刻文书、简策版牍、帛书、纸质图书到电子书……网络和数字技术广泛渗透到文学的生产、流通、传播和消费的全过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古籍数字化是通过数字技术将束之高阁的纸质本古籍转化为全民共享的数字化资源,古籍的整理、保护、传承和利用对赓续中华文脉、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累积收录古籍13026部,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133部。“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实现了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开放共享,读者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在网上获取文献资源。截止2023年1月,全国累积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达13万部(件),其中国家图书馆搭建的“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古籍影像资源超过10.2万部(件)。全国公共图书馆也在积极建构数字图书馆,实现全文定位搜索,汇聚共享。数字技术与平台相结合,让文学典籍“活”了起来,“飞”入寻常百姓家,降低了古籍的使用门槛,拉近了古籍和读者的距离。

    (摘编自王艳《中华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与“破圈”传播》,有删改)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精髓,是我们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首要前提。理性分析和鉴别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扬弃继承的原则,对于符合时代发展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大力弘扬,而落后于时代的糟粕应予以摒弃。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优秀思想,为当代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和世界性意义的部分,我们应当提炼出精神文化标识,形成独特的话语结构和话语方式,正如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需科技赋能,推动现代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和媒介,使其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同社会风尚相衔接,充分彰显时代风采和魅力。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第一,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和话语体系,使用前沿科技展示传统文化,将物质文化遗产生动活泼地呈现给公众。同时用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话语叙事结构传递价值内核,从而消除优秀传统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的疏离感。第二,加强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将文化元素重新排列整合,打造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化产品。近年来,文化市场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创意元素,例如,将神话故事人物打造成大荧幕动漫IP,文化遗产衍生出各种周边附属产品,这些创意不仅打通了消费市场,还在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拉近了同消费者的距离。第三,推动文化同其他领域融合,形成相关产业链,推动各产业之间协同发展。文化发展需要载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寻找载体依托较为困难,需要同当下盛行的相关产业相结合,推动全产业链的文化创新。

    (摘编自赵宁《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有删减)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具有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民族特色的题材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和审美需求,也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B . 文学与文化融为一体,呈现多元互动、共存共生的形态,文学融进了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推动着文化的建构。可见文学被赋予神圣的文化使命。 C . 《长安三万里》之所以能激活观众的文化基因和文学记忆,是因为电影成功塑造了以高适、李白、杜甫、王维等为代表的盛唐诗人群像。 D .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庞大,阅读形式以手机阅读为主,国民阅读习惯正在发生转变,受众变为视听型公众。
    2. (2) 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则材料引用习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便于阐明作者的观点。 B . 材料一的第三段举例论证,论证了文艺创作者自觉追求以视觉化的形式阐释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C . 材料一第五段使用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为事实论据,可以看出国家对古籍保护和数字化工程的重视。 D . 材料二第二段从并列的三个角度,论证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法。
    3. (3) 下列论据中,不能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 人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赏敦煌石窟,感受壁画的壮丽,获得丰富的体验。 B . 六盘水的农民画,集蜡染、刺绣、贴花等民间艺术为一体,深受大众的喜爱。 C .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栏目,以“网剧”的编排方式,呈现传统节日的魅力。 D . 央视播出的《典籍里的中国》采用“戏剧+影视化”的方式,与观众隔空对话。
    4. (4) 数字技术应用在文学典籍领域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5. (5) 有同学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绘制了“传统文化赋能”与“科技赋能”两个概念的思维导图初稿,请你填写①~⑥处,帮他把内容补充完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