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上·六盘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管仲曰:“攻坚则瑕者坚,攻瑕则坚者瑕。”呜呼!不从其瑕而攻之,天下皆强敌也。汉高帝之忧项籍耳,虽然,亲以其兵而与之角者,盖无几也。随何取九江,韩信取魏,取代,取赵,取齐,然后高帝起而取项籍。夫不汲汲于其忧之所在,而彷徨乎其不足恤之地,彼盖所以孤项氏也。秦之忧在六国,蜀最僻、最小,最先取;楚最强,最后取,非其忧在蜀也。诸葛孔明一出其兵,乃与魏氏角,其宜也。取天下,取一国,取一阵,皆如是也。

    范蠡曰:“凡阵之道,设右以为牝,益左以为牡。”春秋时,楚伐随,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偏败,众乃携。”盖一阵之间,必有牝牡左右,要当吾强攻其弱耳。

    唐太宗曰:“吾自兴兵,习观行阵形势,每战视敌强其左,吾亦强吾左;弱其右,吾亦弱吾右。使弱常遇强强常遇弱敌犯吾弱追奔不过数十百步。吾击敌弱,常突出自背反攻之,以是必胜。”后之庸将,既不能处其强弱以败,而又曰:“吾兵有老弱杂其间,非举军精锐,以故不能胜。”不知老弱之兵,兵家亦不可无。无之,是无以耗敌之强兵,而全吾之锐锋,败可俟矣。

    (选自宋代苏洵《权书·强弱》,有删减)

    材料二:

    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弱。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所谓弱者,岂怯懦之谓耶?盖在乎有德,不在乎有力。夫者,天下之至刚也;水者,天下之至柔也。金虽刚矣,折之而不可以续;水虽柔矣,斩之而不可以断;则水柔能成刚,金刚不辍其弱也。

    (节选自唐代罗隐《两同书》)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使弱A常遇B强C强常D遇弱E敌犯吾弱F追奔G不过H数十百步。

    2. (2) 下列对材料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亡,指灭亡、失败,与《屈原列传》中“亡走赵,赵不内”的“亡”词义相同。 B . 以,指用,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的“以”词义相同。 C . 固,指本来,与《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中的“固”词义相同。 D . 金,指金属,与《劝学》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的“金”词义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洵赞同管仲的观点,认为要选择敌人薄弱的地方来攻击,否则敌人就会由弱变强,难以攻克。 B . 汉高帝是先攻取弱小,再攻取强大,最后取得胜利,而诸葛孔明是先和强大的魏对决,导致失败。 C . 季梁认为楚国人以左为上,国君一定在左翼军中,左翼军中没有良将精兵,一定会被我们打败。 D . 罗隐认为金属虽然刚强,折断它却不可以使它续接;水虽然柔弱,斩断它却不可以使它断开。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兵有老弱杂其间,非举军精锐,以故不能胜。

      ②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

    5. (5) 你怎样看待“强弱”的关系?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