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一下·鄞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惶恐再拜 , 重辱示谕,益知不见弃外,收而教之,不胜感悚,不胜感悚。

    夫议法度以授有司,此诚执政事也,然当举其大而略其细,存其善而革其弊,不当无大无小,尽变旧法以为新奇也。且人存则政举,介甫诚能择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苟有司非其人,虽日授以善法,终无益也。介甫所谓先王之政者,岂非泉府赊贷之事乎?窃观其意,似与今日散青苗钱之意异也;且先王之善政多矣,顾以此独为先务乎?至于辟邪说,难壬人,果能如是,乃国家生民之福也;但恐介甫之座,日相与变法而讲利者,邪说、人为不少矣。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

    (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问之,介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更变。”介退谓公亮曰:“安石果大用,天下必困扰,诸公当自知之。”帝问孙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必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也。”帝曰:“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

    (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1. (1)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安石文行A甚高B处C侍从献纳之D职可矣E宰相自有度F安石G狷狭少容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惶恐”,恐惧不安;“再拜”,敬辞,用于书信开头或结尾。“惶恐再拜”是古代书信中约定俗成的客套话。 B . 介甫,王安石的字。古人先有名而后有字,字对名有表述阐明作用。“字”供长辈呼唤,“名”供平辈、晚辈和自己称呼。 C . “而同俗自媚哉”的“媚”意为献媚、讨好,它的意思与蒲松龄《促织》中的“有华阴令欲媚上官”的“媚”相同。 D . “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也”的“所以”与《谏逐客书》中的“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的“所以”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司马光认为,议定法度是王安石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但应当抓大放小,存善去弊,不应只图新奇而改变所有旧的法令。 B . 司马光与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但在书信中始终以礼相待,抱着尊重的态度,委婉规劝王安石放弃变法。 C . 唐介认为王安石难当大任的原因是,虽然他学识渊博,但见解议论不切实际,如果让他执政,势必会变换现行法度。 D . 皇帝不认可孙固对王安石的看法,仍然让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后来也采纳了王安石改变风俗、修立法度的建议。
    4.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于辟邪说,难壬人,果能如是,乃国家生民之福也。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苏洵《六国论》)

    5. (5) 《答司马谏议书》与《与王介甫书》都引用了“盘庚迁都”的史实,二者目的不同。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