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8-13 浏览次数:6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4高一下·鄞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既然艺术鉴赏是主客体的感情交流活动,那么,鉴赏者就不是完全被动的受感染者。作为审美主体,他有很大的能动性,是艺术形象创造的积极参与者。当然,他不是艺术生产过程中的参与者,而是消费过程中的参与者。王朝闻把艺术鉴赏的心理活动叫作“再创造”。他说:“艺术形象,其实不过是借有限的但也就是有力的诱导物,让欣赏者利用他们的那些和特定的艺术形象有联系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接受以至‘丰富’或‘提炼’着既成的艺术形象。”

    既然艺术鉴赏是一种“再创造”的心理活动,那么,不同的鉴赏者对于某一部作品的艺术感受,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正如鲁迅所说:“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当然,因为鉴赏的是同一部作品,作家所提供的信息——诱导物是相同的,所以鉴赏者的再创造也不至于离题万里;而是大同小异。

    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先是鉴赏者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在感受的基础上,就进入体验。体验是鉴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因为没有体验,就不能进入作品的规定情景;没有体验,就不能深切地感受形象的情感精神。鉴赏者是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活动,而再体现在头脑中。体验是以本人的记忆为基础的。演员在体验角色的感情时,需要在生活库存中唤起自己的情绪记忆;读者在鉴赏艺术形象时,也需要在生活库存中唤起自己的形象记忆。这就要求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如果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那就无从体验,也就无从“再体现”或“再创造”。但即使在同一或相近的社会形态中生活的人们,其人生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就必然有所差别。所以外国人说: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艺术鉴赏的另一重要心理因素是想象,想象在创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鉴赏活动中也占有同样重要的位置。鉴赏者总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丰富艺术形象。生活是无限广阔和无限复杂的,而艺术则只能用有限的画面和有限的笔触去表现它,作者选取典型情节和典型人物,抓住特征性的几点,加以勾勒,诱导读者、听众用想象加以补充,这样才能余味无穷。如果写得太实,不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那倒反而索然无味了。马远的绘图《寒江独钓图》,只画一个老人坐在小船头上独钓,画面很简单,但能引起读者的想象:这大概是一个高士,避开世俗的纷争,独钓寒江,恬然自得。欣赏音乐,想象的作用就更大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里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写的就是欣赏音乐时的想象和联想。如果连最起码的想象力也没有,那是根本无法欣赏艺术作品的。电影里有蒙太奇的组接,小说里的情节也有跳跃,没有想象就连续不起来。至于象征主义作品,意识流艺术等,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更不行了。当然,鉴赏者的想象是以艺术形象所提供的信息为基础的,不能离开它而胡思乱想。否则就离谱了,那就不叫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还有一种心理因素,叫移情作用。艺术作品是以情感人的,审美主体被感动之后,激发起了相应的感情,又将这种感情外射到审美对象身上去。这就是情感的交流。当然,这种交流是有条件的。首先,审美对象作为客体,它必须是美的,然后才能打动审美主体。但是,若把鉴赏活动仅仅看作是审美客体以美感感情打动审美主体,而审美主体似乎完全是被动的,那也不合乎事实。因为移情作用实际上是存在的。杜甫诗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鉴赏自然美时移情作用的例子。鉴赏艺术美也是一样。人们常常进入角色,与之同喜同悲,同笑同哭,为古人担忧。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记载:一个英国老太婆看《哈姆莱特》,到最后决斗的一幕,大声警告哈姆莱特说:“当心呀!那把剑是上过毒药的!”类似的例子尚多,这都说明观赏者的感情是外射到审美对象上了。当然,完全达到物我同一,失却了理智,也并不好,枪杀演坏人的演员就是极端的例子。布莱希特提出了“间离效果”的表演理论,要求演员在感情上与角色保持距离,从而避免使群众把对角色和演员本人的感情混合,这是很有道理的。这样,就必须要求鉴赏者亦情亦理,既能放纵感情,又能控制感情。

    艺术鉴赏不但是感受的过程,同时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所以在艺术鉴赏的心理活动中,还有再认识再评价的因素。作者将他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表现在作品里,鉴赏者则通过作品对生活做出再认识和再评价。鉴赏者的认识水平可能低于作者,这样他就不能全部领会到作品的思想意义,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常见的。但是也有可能鉴赏者的认识水平高于作者,他可以从作者所描写的生活画面认识到更多的东西,这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少见。人们常说的“形象大于思想”,就是指这种情况。正因为艺术作品的思想不是直接说出的,而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有可能提供一些客观情况,让鉴赏者做出再认识与再评价。

    (摘编自吴中杰《文艺鉴赏的审美特点》)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艺术鉴赏这一主客体的感情交流活动中,鉴赏者不是被动的受感染者,而是具有主导地位的艺术消费过程参与者。 B . 艺术鉴赏是一种“再创造”的心理活动;因此,不同的鉴赏者对于同一部作品的艺术感受见仁见智,绝不可能相同。 C . 只有生活经验越丰富,体验才可能越深切;因此,读者生活经验的丰瘠程度就决定着他的鉴赏艺术形象能力的高下。 D . 艺术鉴赏既是感受的过程,也是认识的过程;鉴赏者认识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他对艺术作品思想意义认识的深浅。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在《阿Q正传》中刻画阿Q这个典型形象,勾勒他的癞疮疤、瘦伶仃、黄辫子等外形特征,以此引导读者用想象去补充人物形象。 B . 京剧舞台上通过演员的趟马动作来表现战马的驰骋,通过演员的划船动作来表现涉水,这些都是通过调动观众的想象力而达到的。 C . “飞流直下三千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从这两句诗词名句中都可以看出人在鉴赏自然景物时的移情作用。 D . 歌剧《白毛女》演出时,饰演黄世仁的演员因为表演太过逼真,差点被人枪杀,这足以表明移情作用在艺术鉴赏中是确实存在的。
    3. (3) 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的主要论点的一项是( )
      A . “为使想象臻于完整,只有普通的生活经验、普通的认识和观察是完全不够的。”(布罗夫) B . “想象是创造力,亦即综合的原理,它的对象是宇宙万物与存在本身所共有的形象。”(雪莱) C . “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巴尔扎克) D . “想象不断地吸收感觉里的养料,就愈有吸引力;它愈和理性结合,就越发高贵。”(歌德)
    4. (4) 什么叫“形象大于思想”?试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为例,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5. (5) 艺术鉴赏的心理活动包含哪些因素的作用?请根据全文简要概括。
  • 2. (2024高一下·鄞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醋栗

    契诃夫

    这天,兽医伊万·伊万内奇和中学教师布尔金讲起了弟弟的故事:

    弟弟尼古拉·伊万内奇,比我小两岁。我们的童年是在乡间自由自在度过的。我们跟所有农家孩子一样,喜欢待在田野上、树林里,看守马匹、捕鱼,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

    尼古拉从十九岁起就坐进省税务局的办公室。多年过去了,他还是坐在同一个位子上,抄写那些老一套的公文,喜欢看报,只读广告栏,说某地有若干俄亩耕地,连同草场、庄园一并出售。他总想着一件事情:怎样回到乡下去。他的这种念头渐渐成为一种明确的愿望、一种理想,要在什么地方的河边或湖畔买下一座小小的田庄。他脑子里经常幻化出花园的小径、花丛、果树等画面,可是不知为什么,所有的画面里必定有醋栗丛。他不能想象一座庄园,一处饶有诗意的安乐窝,居然会没有醋栗。

    他是个温和善良的人,我喜欢他,可是这种把自己关在自家小庄园里过一辈子的愿望,我素来不同情。人们通常说:一个人只需要三俄尺的土地。三俄尺的土地是死尸所需要的地方,不是活人需要的。盼望有个庄园,像是不错。可要知道,这种庄园也就是三俄尺土地。离开城市,离开斗争,离开生活的喧嚣,隐居起来,躲在自己的庄园里,这算不得生活。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也不是一个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在那广大的天地中,人才能够尽情发挥他自由精神的所有品质和特点。

    他常画他田庄的草图,而每一回他的草图上都离不了这几样东西:(甲)主人的正房,(乙)仆人的下房,(丙)菜园,(丁)醋栗。他生活节俭,省吃省喝,上帝才知道他穿的是什么衣服,活像叫花子,可是他不断地攒钱,存在银行里。我一瞧见他就痛心,常给他点钱,可是他连这点钱也收藏起来。

    几年后他被调到另一个省工作,已年过四十,还在读报上的广告,还在攒钱。后来听说他结婚了,目的还是买一座有醋栗的庄园。他娶了一个年老而难看的寡妇,他对她毫无感情,只因为她手里有几个臭钱。他俩一起生活,他变得很吝啬,经常让她吃个半饱,把她的钱存进银行却写在自己名下。她原先的丈夫是邮政支局局长,她过惯了吃馅饼、喝果子露酒的生活。现在,家里连黑面包也不多见,三年不到干脆把灵魂交给了上帝。当然。我的弟弟从来没有想过对她的死负有责任。金钱如同伏特加,能把人变成怪物。

    妻子死后,他通过代售人买了一个百余俄亩的田庄,有主人的正房,有仆人的下房,有花园,但没有果园,没有醋栗。河倒是有,可是河水的颜色跟咖啡一样,因为田产的一边是造砖厂,另一边是制胶厂。我的尼古拉·伊万内奇毫不气馁,立即订购了二十丛醋栗,动手栽下,过起地主的生活来了。

    我去探望过他。那天的天气很热,到处都是沟渠、围墙、篱笆和栽成一行行的杉树,弄得人不知道怎样才能走进院子里去。我朝一幢房子走去,迎面来了一条毛色红褐的狗,皮球似的。它想叫几声,可又懒得张嘴。厨房里走出来一个厨娘,光着脚,很胖,像刚灌好的香肠。她告诉我,老爷吃过饭正在休息。我走进屋里,他坐在床上,膝头盖着被子,他老了,胖了,皮肉发松,他的脸颊、鼻子、嘴唇,全都往前拱出去,眼看就要跟猪那样咕咕叫着钻进被子里去了。

    “哦,你在这儿过得怎么样?”我问他。

    “感谢上帝,我过得挺好。”

    他已经不是从前那个胆小怕事可怜的小职员了,而是真正的地主老爷。他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过得很有滋味,吃得很多。他已经跟村社和两个工厂打过土地官司。农民若不称呼他“老爷”,他就大为恼火。他还带着老爷气派做起好事来,然而那是什么样的好事啊!他用苏打和蓖麻子油给农民治各种病,到了他的命名日就在村子中央作一回谢恩祈祷,然后摆出半桶白酒来请农民喝,他们喝酒,嚷着:“乌拉!”喝醉了的人就给他叩头。生活只要变得好一点,吃得饱,喝得足,闲着不做事,就会在俄罗斯人身上培养出顶顶骄横的自大。当初在税务局里他甚至害怕持有个人的见解,现在呢,说的都是至理名言,而且用的是大臣的口气。

    “我了解老百姓,我会对付他们。”他说,“老百姓都喜欢我。我只消动一动手指头,他们就会替我办好我想要办的所有事情。”这些话,他都是面带精明而善良的微笑说出来的。他不下二十遍反反复复地说:“我们这些贵族,我,作为一名贵族……”显然他已经不记得我们的祖父是个农民、父亲是兵了。

    傍晚,我们喝茶的时候,厨娘端来满满一盘自家种的醋栗,头一回收摘。尼古拉·伊万内奇眉开眼笑,对着醋栗默默地瞧了一分钟,眼睛里含着一滴眼泪,他兴奋得说不出话来。随后他把一枚果子放进嘴里,得意地瞧着我,那副神态就像一个小孩子终于得到了自己心爱的玩具。

    “真好吃!”他贪婪地吃着,不断地重复道,“嘿,真好吃!你也尝一尝!”

    那些醋栗又硬又酸,可是普希金说得好:“我们喜爱使人高兴的谎话,胜过喜爱许许多多的真理。”我看见了一个幸福的人,他的心心念念的梦想显然已经实现,他的生活目标已经达到,他所向往的东西已经到手,他对他的命运和他本人都满意了。不知什么缘故,往常我一想到人的幸福,就不免带一点哀伤的感觉,这一回亲眼看到幸福的人,我竟生出一种跟绝望相近的沉重感觉。实际上有多少满足而幸福的人啊!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沮丧的势力!这是普遍的麻木不仁。每一个幸福而满足的人的房门背后都应当站上一个人,拿一个小锤子经常敲着门,提醒他:天下还有不幸的人,不管他自己怎样幸福,可是生活早晚会向他露出爪子来,灾难早晚会降临。那天夜里,我心头特别沉重……

    (有删改)

    【注】①《醋栗》写于1898年,当时沙皇俄国正值民主解放运动高潮时期,很多知识分子处于探索阶段。②引自普希金的诗《英雄》,原文是“我们喜爱使人高兴的谎话,胜过喜爱许许多多卑微的真理。”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庄园是尼古拉人生的全部理想,他希望回到乡下尽情感受自然风光,这说明他的理想是过上自由自在、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 B . 尽管醋栗又硬又酸,但是尼古拉对着醋栗,眼里含着泪,兴奋得说不出话来,他得意的姿态不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而是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 C . 尼古拉年过四十依然生活吝啬,他娶了和自己毫无感情、又老又丑的寡妇做妻子,而且不善待妻子,甚至失去人性,这无疑都源于其对庄园的追求。 D . “我”希望人们能够在广阔的天地里展现自己的精神,并为幸福不断探索斗争,所以“我”不认可尼古拉的追求。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选取了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的生活素材,文本以社会下层的小人物为故事主角,深刻地剖析了当时那个时代的社会弊病,见微知著,褒贬鲜明。 B . 小说善用对比手法,将尼古拉买田庄前后、尼古拉与仆人做对比,体现了尼古拉作为庄园主庸俗萎靡、好吃懒做的生活状态。 C . “醋栗”在小说中不断出现,既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始终推动情节,又象征了尼古拉为之一生苦苦追求的幸福和欲望。 D . 小说叙事看似平淡,实则细节刻画精准到位,多处运用前后呼应的创作手法,令作品浑然一体,真实自然而结构严谨。
    3. (3) 本文以“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这种叙述视角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4. (4) 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提出一个关键词:变异。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 3. (2024高一下·鄞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惶恐再拜 , 重辱示谕,益知不见弃外,收而教之,不胜感悚,不胜感悚。

    夫议法度以授有司,此诚执政事也,然当举其大而略其细,存其善而革其弊,不当无大无小,尽变旧法以为新奇也。且人存则政举,介甫诚能择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苟有司非其人,虽日授以善法,终无益也。介甫所谓先王之政者,岂非泉府赊贷之事乎?窃观其意,似与今日散青苗钱之意异也;且先王之善政多矣,顾以此独为先务乎?至于辟邪说,难壬人,果能如是,乃国家生民之福也;但恐介甫之座,日相与变法而讲利者,邪说、人为不少矣。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

    (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问之,介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更变。”介退谓公亮曰:“安石果大用,天下必困扰,诸公当自知之。”帝问孙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必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也。”帝曰:“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

    (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1. (1)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安石文行A甚高B处C侍从献纳之D职可矣E宰相自有度F安石G狷狭少容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惶恐”,恐惧不安;“再拜”,敬辞,用于书信开头或结尾。“惶恐再拜”是古代书信中约定俗成的客套话。 B . 介甫,王安石的字。古人先有名而后有字,字对名有表述阐明作用。“字”供长辈呼唤,“名”供平辈、晚辈和自己称呼。 C . “而同俗自媚哉”的“媚”意为献媚、讨好,它的意思与蒲松龄《促织》中的“有华阴令欲媚上官”的“媚”相同。 D . “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也”的“所以”与《谏逐客书》中的“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的“所以”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司马光认为,议定法度是王安石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但应当抓大放小,存善去弊,不应只图新奇而改变所有旧的法令。 B . 司马光与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但在书信中始终以礼相待,抱着尊重的态度,委婉规劝王安石放弃变法。 C . 唐介认为王安石难当大任的原因是,虽然他学识渊博,但见解议论不切实际,如果让他执政,势必会变换现行法度。 D . 皇帝不认可孙固对王安石的看法,仍然让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后来也采纳了王安石改变风俗、修立法度的建议。
    4.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于辟邪说,难壬人,果能如是,乃国家生民之福也。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苏洵《六国论》)

    5. (5) 《答司马谏议书》与《与王介甫书》都引用了“盘庚迁都”的史实,二者目的不同。请简要概括。
  • 4. (2024高一下·鄞州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怀辰州教授赵学舟

    【宋】张炎

    一点白鸥何处去,半江潮落沙虚。淡黄柳上月痕初。遐观情悄悄,凝想步徐徐。

    每一相思千里梦,十年有此相疏。休休寄雁问何如。如何休寄雁,难写绝交书

    【注】①赵学舟:赵与仁,字元父,号学舟,南宋宗室,作者的文友,元朝时任辰州教授之职。②《汉书·苏武传》中传说苏武牧羊时以鸿雁传书。③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嵇康写给人生抉择相异后的友人山涛(字巨源)绝交的一封信。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的起笔以白鸥象征友人。白鸥是自由飞翔于江海之上的水鸟,极像元初飘零江湖的赵学舟等人。 B . “凝想”句写出月上柳梢时,词人远眺不见友人踪影,暗中回忆其步履从容徐徐而来的情形。 C . “相思”句写出词人对友人的思念,词人与友人一直交往甚密,而今第一次因为两地距离遥远而疏远了。 D . 词的下阕词人综合运用用典设问等手法,委婉曲折地传达出自己欲语难言的复杂心绪。
    2. (2) 后人评价这首词:“赵以宗人仕元,词是春秋笔法。”春秋笔法是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的写法。请结合全词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 5. (2024高一下·鄞州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通过对泰山高大与河海浩瀚原因的分析,引出“”,劝谏秦王应心胸宽广,彰显恩德。
    2. (2) 苏洵在《六国论》中解释了齐、赵两国灭亡的原因,他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而对于赵国灭亡,他感叹道:“。”
    3. (3) 唐朝诗人杜牧曾在《台城曲》中讽刺道:“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就是用这个典故来表达亡国之恨。
    4. (4)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徵向唐太宗建议“”,而不能根据个人喜恶来任意赏罚。
    5. (5) 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两句表明他的行事准则,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 6. (2024高一下·鄞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的名字,注定她与青蒿一生结缘。50多年来,屠呦呦带领团队 ①  , 倾尽一生心血研究,让我国从谈“疟”色变到实现无疟疾。

    在众人眼里,屠呦呦拥有着克服困难的巨大勇气,就像一株挺立的青蒿,倔强、执著地向高处生长:皓首穷经埋在古籍中,收集2000多种方药、筛选380余种中药提取物,只为快速找到抗疟灵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在 ② 之际,却意外在古籍《肘后备急方》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得到灵感……执著于真理、躬耕于医药,屠呦呦使青蒿素及其制剂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恶性疟疾的首选药物,她也因此成为了世界医药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坐标。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面对 ③ 的荣誉,潜心科研的屠呦呦没有停下攀登的脚步,依旧钟情科学、向医而行。在屠呦呦心中,虽然青蒿没有艳丽的花朵、扑鼻的香气,却能挽救许多生命,具有奉献精神的植物。她说:“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我喜欢青蒿一样的宁静、淡泊和正直。”从语义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 7. (2024高一下·鄞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城市保护的角度看,文物与文化不是一个概念。 ①  , 它们多是历史遗产中的精华,显示着一个城市文化创造的极致,自然是要首要保护的,而且这些名胜古迹是一座座建筑,比较好保护。文化的内容却广泛得多,更多表现在大片大片的民居中,它是城市整个生活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真正的独特性所在。就好比北京的城市文化特征不是在故宫,而是在胡同和四合院里。但民居没有独立的保护条例,而且民居是一片片城区,良莠掺杂,产权分散, ② 。世界无论哪个国家,城市保护的最大问题都不在名胜古迹而在民居。城市的老屋绝不仅仅是建筑,老街也绝非仅仅是道路,它们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城市中人的全部精神文化及其长长的根都深深扎在这空间里,这空间又绝非只属于过去。在文物中历史是死的, ③ 。从深远的过去到无限的未来,它血缘相连,一脉相承,形成一种强大和进展的文化与精神。割断历史绝不是发展历史,除掉历史更不是真正地创造未来。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如何保卫这个历史文化空间值得深思。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段中“历史文化空间”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B . 坚守工匠精神,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C . 捧着儿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D . “木叶”所以是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性格。
四、写作(60分)
  • 8. (2024高一下·鄞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齐桓晋文之事》)

    材料二: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有人认为人类不能战胜疟疾。屠呦呦带领团队经过长期、反复的实验,终于提炼出青蒿素,甚至还自己充当新药试验者,最终拯救了亿万人的生命。

    材料三: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以上内容对新时代的青年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围绕“不能”与“不为”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