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八下·吴兴期末) 阅读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游历杜甫草堂

    公明

        ①到成都的第二天,朋友就陪我游览了杜甫草堂。当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

        ②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240多首。由于成都远离战乱的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这一时期写成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著名诗篇都是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不朽之作。

        ③正门匾额“草堂”二字,是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所书。“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副对联,是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的句子,它点明了草堂的地理方位:“万里桥”就在现在的南门大桥,草堂正在桥的西边,百花潭是浣花溪上游现名“龙爪堰”的地方。步入正门,我们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这正体现出杜甫的诗意——A“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④草堂南门有一副清代学者顾复初撰写的名联。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⑤进入诗史堂,便看见厅堂中央,安放着杜甫半身铜像,塑像两侧是朱德元帅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表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诗史”,建筑以此为名。诗史堂内还悬挂有现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及书法家郭沫若撰写的对联:“世上疮痰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

        ⑥出了草堂,我们进入了浣花溪公园388米长的诗歌大道,这里庄严肃穆,让人禁不住屏住呼吸。诗歌大道不仅仅是诗歌文化中心的入口,也是展示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长廊,沿着诗歌大道一路走去,千古流传的美文佳句,在脚下的大理石上镌刻着。左右两边的松柏树丛里,25位历代著名诗人的雕像栩栩如生,吸引着我们。屈原、李白、杜甫三位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像一块丰碑,远远地矗立在大道的尽头。这些雕像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彰显着中国古文化的源远流长。

        ⑦在浣花溪公园的河畔和山上,还设有诗歌典故园,包括“关雎恋情”“屈原涉江”等8组雕塑展示中国历史上的诗歌典故、诗歌史上重要的历史片段。诗歌大道的旁边,有一条新诗小径。长约200米的小径上,或立诗碑,或铺诗砖,展示着现代当代诗人的诗作,分为生命诗篇、爱情诗篇、故乡诗篇等几个板块,镌刻着闻一多、艾青等近现代诗人的诗歌。小径中还有一个小小的诗歌广场,其周围是“游人诗墙”,让游人可以随手涂鸦。越过“游人诗墙”,便是枣红色大理石诗歌碑林,上面镌刻有孙中山的诗《刘道一》,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周恩来的诗《大江歌罢掉头东》等古今名人的杰作。

        ⑧游罢杜甫草堂和浣花溪公园,我脑子里却浮想联翩,杜甫没有得到当权者的重用,正是中国文学的大幸。在当今中国,又有多少人不知道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和它们的作者杜甫杜子美呢?甚至连三岁小孩都会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选自公众号“长三角先锋文学”,有删改)

    1. (1) “所至”体现作者游踪。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思维导图。

    2. (2) 阅读文中画线句,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①文中有多处引用,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处自选一处,简析其作用。

      ②尝试给第⑦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做疑问式批注并解答。

    3. (3) 游记最不能无“我”。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有“我”的。

      链接:

          一个优秀的作家在写游记的时候,一定不会忘了自己,他定会动用多种表达方式来书写个人化的旅游体验。

      (节选自八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

    4. (4) 读完游记,小文认为杜甫与下列名著中的人物有相似之处。请结合本文及名著相关内容谈谈这种“相似”。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B.《平凡的世界》孙少平C.《名人传》列夫·托尔斯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