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回答各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 野芳发而幽香  芳:花 B . 佳木秀而繁阴  秀:茂盛 C . 泉香而酒洌    洌:凉 D . 颓然乎其间   颓:倒下
    2. (2) 联系上下文,体会“也”字表达的语气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环滁皆山也。 B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 .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D .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 (3)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首段层层推近,先写西南峰壑之美,后写琅琊山草木之秀,再写泉水潺潺,最后推出主景——醉翁亭。 B . 第2段写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四时景物的迥然不同。对偶句写景,散句收束,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C . 第3段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末句简笔勾勒出醉翁之态,可谓醉在其中,乐在其中。 D . 作者纵情山水,如隐逸之士般超然物外,跟百姓一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