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2 醉翁亭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醉翁亭记》课内阅读和对比阅读专项练习

更新时间:2024-08-28 浏览次数:8 类型:同步测试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 1. 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回答各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 野芳发而幽香  芳:花 B . 佳木秀而繁阴  秀:茂盛 C . 泉香而酒洌    洌:凉 D . 颓然乎其间   颓:倒下
    2. (2) 联系上下文,体会“也”字表达的语气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环滁皆山也。 B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 .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D .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 (3)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首段层层推近,先写西南峰壑之美,后写琅琊山草木之秀,再写泉水潺潺,最后推出主景——醉翁亭。 B . 第2段写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四时景物的迥然不同。对偶句写景,散句收束,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C . 第3段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末句简笔勾勒出醉翁之态,可谓醉在其中,乐在其中。 D . 作者纵情山水,如隐逸之士般超然物外,跟百姓一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
  • 2. 文言文阅读

    醉翁亭记(节选)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杂然而前陈者( )

      ②觥筹交错  ( )

      ③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2. (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诸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1) 本文作者是(朝代)文学家欧阳修,字,号醉翁。
    2.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佳木秀而繁阴(美丽) B . 弈者胜(下棋) C . 树林阴翳(遮盖) D . 觥筹交错(酒筹)
    3. (3) 第三段主要描绘了哪四个场景?
    4. (4) 作者在结尾部分才道出自己的身份姓名,其用意何在?
    5. (5) 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琴、一局棋、一醉翁。根据本文内容简要谈谈作者的性格特点。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②负者歌于途

      ②宴酣之乐,非丝非竹④颓然乎其间者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 (3) 下列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本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骈散句,增添了语盲的韵律美。 B . 文章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作者将描写、叙事、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全文的主旨。 C . 作者寄情山水,通过写“醉”与“乐”,表达了厌弃官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D . 禽鸟、游人和太守各有所乐,各得其乐,这正是物我和谐美好生活的写照。
    4. (4) 选文和链接材料都写了“乐”,但“乐”的原因各有不同,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链接材料】

      夫临高远视,心意之快也。晴澄雨昏,峰岭之态也。心意快而笑歌发,峰岭明而气象归。其近则草树之烟绵,溪水之澄鲜,衔鳞翩来,的的有光。扫黛侍侧,妩妩发秀。有趣若此,乐亦由人。

      (梅尧臣《览翠亭记》)

      【注】①的的:清楚显现。②扫黛:画眉梳妆,这里代指女子。

  • 5.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各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蔚然”“翼然”“颓然”中的“然”都表示“……的样子”。 B . “云归而岩穴暝”的“暝”、“晦明变化”的“晦”,根据其部首是日,可推断其意思跟太阳有关,两者在文中都是“昏暗”的意思。 C . “丝竹”在“无丝竹之乱耳”中是“乐曲”的意思,互文印证,可知“非丝非竹 ”中的“丝”和“竹”也是“乐曲”的意思。 D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的“从”,通过勾连“择其善者而从之”的“从”,可理解为“学习”。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在第一段中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展示了滁州环山、琅琊蔚秀、酿泉泻峰和亭临泉上等四幅图画。 B . 文章第二段按照景物由低到高的顺序,描绘了山间的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C . “乐”贯穿全文,主要表现在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和太守之乐。 D . 本文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从中可看出他因被贬而纵情山水,逃避现实,在醉乐中寻求慰藉。
    4. (4) 曾巩在《醒心亭记》中谈及他对欧阳修之乐的理解,你认为他是否真正懂得欧阳修之乐?请联系选文及链接材料进行分析。

      【链接材料】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 , 公乐也。一山之隅 , 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北宋曾巩《醒心亭记》)

      [注]①公:即欧阳修。②吾君:这里指宋仁宗。③无为:清静而无所事事。④给(jǐ)足:富裕,丰足。

      ⑤且良:泛指有才能。⑥夷(yí)狄(dí):泛指少数民族。⑦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鸟兽草木等生物都各得其宜。⑧隅(yú):角落。⑨岂公乐哉: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所在?⑩寄意:寄托自己的心意。

二、对比阅读
  • 6. 文言文阅读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注】①三代:指夏、商、周。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④志:记述。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的词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②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  ④是为五一尔( )

    2. (2) 选出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朝而往 B . 山之僧智仙也/学而时习之 C . 醒能述以文者/不以物喜 D . 念无与为乐者/前者呼
    3. (3) 找出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
      A . 环滁皆山也。 B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 行者休于树。 D . 莲,花之君子者也。
    4. (4) 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是岂不为六一乎?

    5. (5) 【甲】【乙】两文都写到欧阳修的“乐”,二者有什么区别?请简述。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王贡士,今为四川训导。其孙为余言:“其西北山半,有青玄洞甚妙,下有出水龙潭,又北有黑龙潭。若沿西山行,即可尽观。”是日欲抵冯密宿,以日暮遂止此云。二十五日昧爽 , 饭而行。北二里为冯密村,盖西北有高冈一支,垂而东南下,其腋中有黑龙潭之水,亦自西大山出,南流而抵冯密。冯密之西,有佛宇高拥崖畔,即青玄洞也。余望之欲入,而通事苦请俟回日,且云:“明日逢六,主出视事,过此又静摄不即出。”余乃随之行,即北上冈。四里,有路横斜而成字交,是为三岔黄泥冈。其西南腋中,松连箐坠,即黑龙所托也。于是西北之山,皆荒石濯濯 , 而东北之山,渐有一二小村倚其下,其冈脊则一望皆茅云。

    [注]①训导:学官。②昧爽:天将明,黎明。③通事:通报传达。这里指通报传达的人。④箐(qìng):一种小竹。⑤濯濯:光秃的样子。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②颓然乎其间者

      ②而通事苦请俟回日      ④即可尽观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②冯密之西,有佛宇高拥崖畔,即青玄洞也。

    3. (3) 一位90后女孩,辞去工作,回到山溪环绕、草木蔚秀的农村老家创业,潜心打造民宿。为设计富有诗意的民宿环境,吸引游客入住,她想从古诗文中寻找灵感。请从下面古诗文中选择一项,然后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或三句,并据此描述你的设计创意。

      A《诗经·秦风·蒹葭》    B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欧阳修《醉翁亭记》

    4. (4) 甲乙两文都写了秀丽景色和自然风光,所寄托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 8. 文言文阅读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或异二者之为      或:    ②不以物喜  以:

      ②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④太守谓谁  谓:

    2. (2) 请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3. (3)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4. (4) 结合【甲】【乙】画线句,分别说说它们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和人生志趣。
  • 9. 成下面小题。

    【甲文】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文】

    若夫柳岸晓风,芦花残月,云腾碧嶂,日落深林者,亭之朝暮也。水绿波澄,莲红香远,月白风清,水落石出,亭之四时也。沙明荷静,舞翠摇红,竟秀于汀渚者,亭之晴也。柳眉烟锁,荷盖声喧,迷离于远岸者,亭之雨也。晴而明,雨而晦,朝而苍翠千重,暮而烟霞万顷,四时之景无穷,而亭之可乐,亦与为无穷也。

    至约把钓人来,一蓑荷碧,采莲舟去,双浆摇红,渔唱绿杨,樵歌黄叶,往来不绝者,人之乐也。鹭眠荻屿,鱼戏莲房,或翔或集者物之乐也。衣带轻缓,笑语喧哗者,太守游也。觥筹交错,肴核杂陈者,太守宴也。觞飞金谷,酒吸碧筒,宾客纷酬,杯盘狼藉者,太守欢也。题诗励士,把酒劝农,四竟安恬,五谷垂颖者,则太守之真乐也。

    ——节选自《半山亭记》

    (备注:《半山亭记》是清代张之洞11岁时仿照《醉翁亭记》所写,用来称颂父亲张瑛。)

    1. (1)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①日出而林霏开    ②吾谁与归

      ②雨而晦            ④或翔或集者物之乐也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②水绿波澄,莲红香远。

    3. (3)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甲文多用“也”字,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形成一唱三叹、富有音乐美的独特语言风格。 B . 甲文先后从四时和朝暮之景写山间景色,突出山间景色的光线变化和鲜明的季节特点。 C . 乙文第一段把半山亭秀美之景描写得如此完美,既有晴天之景,也有雨天之景;既有早晨之景,也有傍晚之景。 D . 乙文第二段叙写祥和的“宴乐图”,体现官民之间,社会之间的和谐与人性。
    4. (4) 两个文段都提及了“乐”,结合内容,说说两人之乐有什么相同之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