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乌蒙山, 峰高谷深, 如刀切斧削, 最高峰4000多米。1936年2月27日, 天寒地冻, 红二、红六军团西进乌蒙山区。红军一万多人在一座座大山中转来转去, 弹尽粮绝。这时, 国民党军派出10个师又1个旅, 一面尾追, 一面从南面侧击, 妄图将红军困死在乌蒙山内。

    岷山全长约500千米, 有“千里岷山”之称, 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

    由于海拔高, 气压低, 空气稀薄, 战士们胸口像堵着团团棉絮, 呼吸非常困难。再加上衣衫单薄, 靠姜汤、辣椒刺激起来的热量, 难以抵挡行军的疲惫, 倘若脚一软倒在雪山上, 就再也起不来了!部队在雪山地区减员2000多人。

    【材料二】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①长缨: 这里指革命武装。本词写于1935年红军长征即将胜利之时。

    【材料三】金沙江穿行于深山峡谷间, 江面宽阔, 水急浪大。敌人为了阻挠红军北上, 戒备森严, 封锁各处渡口, 抢去了江面所有的渡船。1935年5月3日, 红军翻山越岭, 日夜兼程, 当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 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两条船, 乘船悄悄渡到北岸。对岸哨兵以为是探子回来了, 也不在意。

    红军突然袭击, 一举消灭了敌军, 控制了两岸渡口。在百姓的帮助下, 红军又找到了5条船和30多名船工。7天7夜后, 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全部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 跳出了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

    1. (1) 读了课文《七律·长征》和材料一后, 我认为: 五岭是, 乌蒙山是, 岷山是

      A.
      B. 
      C.

    2. (2) 下面对材料二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强调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 突出了红军对长征必胜的坚定信念。 B . 强调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C . 说明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心, 就一定能攀登上长城。 D . 告诉我们不登上长城就战胜不了自己, 就不算真的好汉。
    3. (3) 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红军渡金沙江时遇到了很多困难, 却又巧妙化解。请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补充思维导图。

    4. (4) 读了三则材料, 下列最不符合红军战士特点的是( )
      A . 英勇无畏 B . 足智多谋 C . 活泼开朗 D . 坚毅果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