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4八下·防城期中)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的历史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标志着.“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但对于新生的政权来说,它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节日庆典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等核心元素构成了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重建社会结构中,群众运动再次被有效地加以运用,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通认同。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产”,从而“在整个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这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周良书《“新中国”观念的生成和国家形象的初步建构》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三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农业生产跌至谷底,这决定了党和政府必须把恢复国民经济作为当时的主要任务。当时,农村中人口占比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约占全国80%的土地,占比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全国20%的土地。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通过,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大陆基本完成。

    ——摘编自程文朝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溯源及当代成就》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并概括说明新中国塑造新国家形象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何国民经济比例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在民主法治建设上取得了什么成就?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建国初期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土地改革完成的重要意义。
    4. (4) 旧中国时人民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翻了身。以上两个事件中有哪些压迫人民的阶层被消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