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每一个孤独的人
①前两天有个网友给我写信,问我如何克服寂寞。
②地跟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一样,英文不够好,总是一个人去上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等着天亮,一个人等着天黑。每天学校、家两点一线,生活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
③这样的滋味当然不好受,更糟的是这样的滋味具有一种加效应。同样重要的东西,你第一分钟举着它和第五个小时举着它,感受当然不同。孤独也是这样,偶尔偷得半日闲自己去看一场电影,和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只能自己和自己喝啤酒,后果当然完全不同。我以前跟一位曾经因为某政治事件而坐过牢的朋友聊天,他描述那几年被单独关押的生活,这样形容:度日如年,度年如日。说得可真确切。
④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克服过这个问题。这些年来我学会的,就是适应它,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⑤快乐这件事,有很多“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基因、经历、你恰好碰上的人,但是,充实是可以自力更生的。罗素说他生活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苦难的怜悯。你看,这三项里面,除了第二项,其他两项都是可以自给自足的,都具有耕耘收获的对称性。
⑥我曾在日记里大言不惭地写道:出于责任感,我承担了全世界的孤独。我的意思是,我不但孤独,而且我的孤独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在女人堆里太男人,在男人堆里太女人;在学者里面太老粗,在老粗里面太学者;在文青里面太愤青,在愤青里面太文青;在中国人里面太西化,在外国人里面太中国……我觉得上帝把我派到人间,很可能是为了做一个认同紊乱的心理实验。
⑦有时候也着急。我有幸生活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没有吃过多少苦,但是在我所经历过的痛苦中,没有什么比孤独更具有破坏力。这不仅仅是因为错过了亲友之间的饭局谈笑温情,不仅仅是因为一个文学女青年失去了对色彩缤纷、枝繁叶茂的生活天然的向往,还因为一个人思想总是需要通过碰控来保持。长期的孤单中,就像一个圆点脱离了坐标系,有时候你不知道自己思考的问题是否真的成其为问题,你时常看不到自己的想法中那个旁人一眼就可以看出的巨大漏洞,你不知道什么是大,因为不能看到别人的小,你不知道什么是白,因为不能看到别人的黑。总之你会疑惑,老这样一个人呆着,缺乏一个认知的参照,这样到底好不好?
⑧但另一些时候,又惊诧于人的意志力。在这样缺乏沟通、交流、刺激、辩论、玩笑、聊天、绯闻、传闻、小道消息、八卦、MSN的生活里,没有任何圈子,多年来仅仅凭着自己跟自己对话,我也坚持了思考,保持了表达欲,还能写小说政论论文博客,可见要把一个人意志的皮筋给撑断,也没有那么容易。
⑨“忍受的极限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⑩让我告诉你,忍受是没有极限的。
⑪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情。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至少,努力不让它成为一件事。
⑫当然还有书、报纸、电影电视、网络、DVD、CD,那里面有他人的生活、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音乐的美、知识的魔术、爱的可能性、令人愤怒的政治家……我们九九八十一生都不可能穷尽这些道理、关、爱、魔术的一个小指甲,它们的每一粒微尘都足以填满我们孤独的世界。
(文/刘瑜,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