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受邀担任第135届广交会志愿者,为此收集了如下材料,做了如下准备工作。
材料一: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春,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2006年,第101届广交会增设进口展,并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从单一的出口交易平台转变为进出口双向交易平台。进口展为境外企业提供了高效的贸易平台,也激发了中国进口市场活力,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境外商品选择。第103届广交会,进口展为尼泊尔、坦桑尼亚等8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免费展位,尼泊尔贸易出口促进中心执行主任萨拉德感慨道:“广交会帮助尼泊尔企业拓宽全球市场,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广交会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最全、采购商最多且来源最广、成交效果最好、信誉最佳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被誉为中国第一展,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创办以来,广交会历经风雨、从未间断,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贸易交流和友好往来。
(整理自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官方网站、《国际商报》)
材料二:
时间在变,但广交会热情周到的待客之道不变。66年,广交会朋友圈扩大了10多倍。场馆内外,广式服务也随处可见。白云机场和琶洲港澳码头设置了广交会来宾专用通道可以快速办理通关手续;客商集中的酒店和展馆之间有接驳游船往返,船上还能“叹”早茶……
爆款名单在变,但广交会创新务实的商贸精神不变。第134届广交会主动求变,将第一期家电、电子消费品、机械设备、新能源等机电产品展区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一改变为更多高技术、高附加值企业提供了参展机会。
国际形势在变,广交会开放合作的决心不变。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来越大,环境会越来越好,服务会越来越优。广交会这块代表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也将越擦越亮。
与第133届广交会相比,第134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增长情况如表。
表1
指标 | 欧洲采购商 | 北美采购商 |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购商 | RCEP国家采购商 |
增幅 | 19.1% | 20.3% | 33.6% | 21.3% |
ㅤㅤ与第133届广交会相比,第134届广交会展区展位及参展企业增长情况如表。
表2
展区面积(万平方米) | 展位数量(个) | 参展企业数量(家) | ||
线上 | 线下 | |||
134届 | 155 | 74000 | 28653 | 28533 |
增长数量 | 5 | 4600 | 2115 | 3135 |
(整理自《南方日报》)
材料三:
广交会的重要价值不仅让世界在相向而行中分享了中国市场红利,获得了中国制造的优质产品,还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的生成。
广交会既是体现我国生产力高质量跃迁的重要代表,也是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示范场景。2023年,第134届广交会(秋季)展品相应扩展了新能源汽车及智慧出行、新材料及化工产品等展览题材,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产品大放异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着力加强自主研发,注重设计与科技的融合创新。由相对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老三样”出口产品(服装、家电、家具)逐步升级迭代到当下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新三样”出口产品(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广交会参展产品结构的演进式迭代直接反映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整理自《中国贸易报》)
材料四:
“广交会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便利与共建国家的供采对接,助力贸易畅通。依托广交会平台,许多共建国家既采购到中国优质优价的产品,也打通了本国特色产品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实现了互利共赢。”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积极参与广交会对我国企业来讲是一个发展新机遇,也是一个竞争的新挑战。宋向清表示:“有利于促进并优化这些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布局,提高企业创新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企业对产品和服务在不同国家进行市场、文化和民俗等领域的适应性改变,以实现企业产品与所在国市场需求的对接,企业品牌与所在国文化的匹配。”
(整理自《广交会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