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综合题
  • 1. (2023七上·兴隆期末)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和经济政策问题关系国计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经。

    ②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③秦朝统治残暴,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征调民力、导致陈胜、吴广起义。

    ④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改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出现了“文景之治”。

    (1)用材料一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填序号)

    A:以民为本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主张:________

    B: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前提是推行爱民政策:________

    C:苛政、暴政是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________

    材料二:秦孝公锐意改革秦国落后的局面,任用商鞅变法。商鞅认为按照当时的土地赋税制度,秦国的实力尚不能满足与列国竞争的需要。为此,商鞅变法规定:废除秦国原来传统的土地制度,重新规划丈量土地,依照土地数量交纳赋税:官府奴隶可以凭借耕织的成绩恢复平民的身份,不从事农业生产而变穷的人则要被罚为官奴婢。

    (2)依据材料二,说出商鞅变法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变法内容的作用。

    材料三: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发生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什么现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