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二下·宣城期末)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赵孝成王问曰:“昔伊尹为臣而放其君,其君不怨,何可而得乎此也?”子顺①答曰:“伊尹执人臣之节,而其君以礼,亦行此道而已矣。”王曰:“方以放君为名,而先生称礼,何也?”子顺曰:“以礼其君,使入于善也。”曰:“其说可得闻乎?”答曰:“《商书》言太甲②在丧,不明乎人子之道,而欲知政。于是伊尹使之居桐,近汤之墓,处忧哀之地,放之不得知政。三年服竟,然后反之,即所以奉礼执节事太甲者也。率其君以义,强其君以孝道,未有行此见怨也。”王曰:“善哉!我未之闻也。”

    魏安釐王问子顺曰:“马回之为人,虽少才文,梗梗亮直,有大丈夫之节。吾欲以为相,可乎?”答曰:“知臣莫若君,何有不可?至于亮直之节,臣未明也。”王曰:“何故?”答曰:“闻诸孙卿③云:‘其为人也,长目而豕视者,必体方而心员。’每以其法相人,千百不失。臣见回,非不伟其体干也,然甚疑其目。”王卒用之。三月,果以谗得罪。

    (节选自《孔丛子·执节》)

    材料二:

    记曰:“舜见瞽瞍④,其容造焉。孔子曰:当是时也,危哉,天下岌岌!有道者,父不得而子,君固不得而臣也。”臣曰:孔子本未知孝悌忠顺之道也,然则有道者,进不为主臣,退不为父子耶?父之所以欲有贤子者,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君之所以欲有贤臣者,国乱则治之,主卑则尊之。今有贤子而不为父则父之处家也苦有贤臣而不为君则君之处位也危。然则父有贤子,君有贤臣,适足以为害耳,岂得利焉哉?所谓忠臣,不危其君:孝子,不非其亲。

    (节选自《韩非子·忠孝》)

    [注]①子顺:孔子六世孙。②太甲:商朝第四位国君。③孙卿:荀子,两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名讳称“孙卿”。④瞽:舜的父亲。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今有A贤子B而不为父C则父之处D家也苦E有贤臣F而不为君G则君之处H位也危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括,引申为约束之意,与《过秦论》中“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中的“括”,含义不同。
      B . “即所以奉礼执节事太甲者也”中的“所以”与《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中的“所以”含义相同。
      C . “吾欲以为相”中的“以为”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中的“以为”含义不同。
      D . “父固不得而子”中的“固”与《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的“固”含义相同。
    3. (3) 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伊尹身为臣子而放逐他的君主太甲,让他生活在商汤墓穴附近。子顺却认为伊尹这么做正是以礼事君的表现。
      B . 魏安鳌王询问子顺是否可以让马回做国相,子顺不置可否,魏安鳌王只好坚持了自己最初的想法。
      C . 当父亲瞽瞍朝见舜时,舜坐立难安。孔子却认为此时瞽瞍不该把自己当作父亲,舜也不该把自己当作儿子。
      D . 韩非子认为真正的忠臣,应该是能使君主尊贵,把国家治理得好的人;真正的孝子应该是不指责父母的人。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顺答曰:“伊尹执人臣之节,而弼其君以礼,亦行此道而已矣。”
      ②父之所以欲有贤子者,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
    5. (5) 从上面两则材料看,儒家和法家对于“孝”的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