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上·来宾期末)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海绵城市建设

    ①2023年夏天,持续的极端天气让我国多个城市出现内涝灾害,城市开启“看海”模式,部分路段交通瘫痪,积水引起市民伤害性事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②不可否认,极端天气增加,尤其是极端降水事件频发是目前全世界共同而对的难题,尤其在特大型城市,在“热岛效应”“雨岛效应”的催化下,小范围、高强度的局部暴雨时有发生,容易造成内涝灾害。但回看我们近三十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大部分城市将注意力集中于土地快速开发上,并没有科学地关注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作用。在城市化面积迅速增加的同时,大量的城市设施建设导致硬地面积增大,阻碍了雨水下渗过程,形成了地表径流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同时,城市建设中沥青和混凝土取代了土壤,建筑物取代了树木,汇水区和雨水管道取代了自然流域,相比于原生态的空间,城市创造了一种新的水文环境,打乱了原有的蓄水排洪模式。在城市中,雨水无法被吸收、蓄积,按照“水走故道”的规律,沿着一定的竖向条件从高至低流动,被淹没的马路实际上是被当作了原始的行洪通道。此外,城市地下空间大范围、高密度的开发利用,如停车场、地铁、下穿隧道等,会导致排水系统形成“盲点”,形成内涝。

    【注释】①热岛效应:指的是由于建筑群密集,柏油路、水泥路面吸热率大、比热容小,城市地区升温较快,气温普遍高于周围郊区的现象。②雨岛效应:指的是由于空气循环不畅,空调、汽车尾气等热量超常排放,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并导致降水的现象。

    【材料二】

    ①城市的排水设置只是内涝问题最下游的原因,解决城市排水系统仅是治标。建设一个海绵城市,让城市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才是解决内涝的根本办法。

    ②所谓海绵城市,即通过“渗、滞、蓄、用、排”等技术,使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渗水、储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图  海绵城市示意图

    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对在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三是低影响开发: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同时根据雷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材料三】

    我国自2015年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截至20174月,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4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544亿元。全国已有370个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目前,海绵城市试,点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作为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庞大系统工程,海绵城市的全部功效尚需时间和过程加以检验。

    ②在积极建设的同时也要在生态的宏观视野下理性看待海绵城市。应全面权衡,从城市的现实规模、生态出发,考量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只有对整个城市生态进行系统统筹,才能真正起到治理内涝的效果,如果罔顾城市发展自身规律,肆意妄为,那么再有吸附力的“海绵”恐怕也有限度。20193月,作为第一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南宁市54.6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验收,为全国提供了南宁经验

    1. (1)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建设海绵城市解决城市排水系统是解决城市内涝的根本办法。 B . 材料二用图表说明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系统循环过程及原理。 C . 材料三用大量详实材料说明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已初步取得全部成效。 D . 海绵城市试点已初见成效,我们将来要大力全面发展海绵城市建设。
    2. (2) 下列对材料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划线句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 . 材料二划线句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C . 材料三①划线句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 . 材料三②划线句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 (3)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合理治理城市内涝需要做到:①,②,同时还需要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