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上·河南期中)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 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 , 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所恶于上,母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节选自《礼记 ·大学》)

    材料二: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 , 诈之谋愚,贵之贱,此天下之害也。又与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

    姑尝本原若众害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爱人利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 “从恶人贼人生。”是故别非也。是故子墨子曰:“兼别。”然即兼之可以易别之故何也?曰:“藉为人之国,若为其国,夫谁独举其国以攻人之国者哉?为人之都,若为其都,夫谁独 举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为人之家,若为其家,夫谁独举其家以乱人之家者哉?为彼犹为己也。 然即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 , 此天下之害与?天下之利与?即必曰天下之利也。”

    今吾将正求与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为正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 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不识天下之士,所以皆闻兼而非者,其故何也?

    故君子若欲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当若兼之不可不行也。此圣王之道,万民之大利也。

    (节选自《墨子 ·兼爱下》)

    【注】①别:指将别人与自己区分开,分别对待(指相恶)。②兼:指视人如己(指相爱)。

    ③正:同“政”。

    1.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是以A 老而无妻子者B 有所侍养以终C 其寿D 幼弱E 孤童F 之无父母者G 有所放依H  以长其身。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家让”与“无辞让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两句中的“让”字含义相同。 B . “兼以易别”与“其未兆易谋”(《<老子>四章》)两句中的“易”字含义相同。 C . “人家不相乱贼”与“贼爱其身”(《墨子 ·兼爱上》)两句中的“贼”字含义不同。 D . “而万民之大利也”与“人而不仁”(《论语 ·八佾》)两句中的“而”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礼记》认为,治国先要治理好家,孝顺是用来侍奉君主的原则,尊兄是用来侍奉长官的 原则,仁慈是用来使役民众的原则。 B . 《礼记》认为,厌恶上级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下级;厌恶下级的所作所 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上级。 C . 墨子认为,仁德的人应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毕生事业,因此他提出了兼爱的观点,主张要对他人有利。 D . 墨子认为,如果对待别人的国家、城邑和家族,就像对待自己的国家、城邑、家族一样,就不会动用自己的力量去攻伐别人。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②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

    5. (5) 两则材料对“治天下”的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