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
  • 1. (2023九下·子洲模拟)

    酸雨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酸雨的成因和成分产生兴趣并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活动一:分析酸雨的成因

    【查阅资料】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而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常见的酸雨有硫酸型酸雨、硝酸型酸雨和混合型酸雨。

    【收集证据】下雨天,同学们收集了某地下午三点到三点半之间的雨水水样,用pH计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雨水水样的pH,其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

    15:05

    15:10

    15:15

    15:20

    15:25

    15:30

    雨水的pH

    4.95

    4.95

    4.94

    4.88

    4.86

    4.85

    【小组交流】

    (1)正常雨水显酸性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酸雨的形成:在降雨过程中,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填一种)等物质,并发生了一系列反应,最终形成酸雨。在上述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活动二:探究酸雨的成分

    【作出猜想】酸雨的成分中含有H+等。

    【规划方案】验证雨水中含有H+

    【进行实验】

    (3)同学们将收集到的雨水按一定比例浓缩,静置,分别取少量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向一支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雨水中含有H+

    实验2: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雨水中含有

    【反思评价】

    (4)小明提出,实验2不能证明雨水中含有 , 也可能是。同学们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