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集会游行。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材料三:它与新文化运动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它把救亡与启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五四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去追求进步和光明。
——摘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