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综合题
  • 1. (2023八上·永兴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集会游行。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材料三:它与新文化运动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它把救亡与启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五四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去追求进步和光明。

    ——摘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1. (1) 从材料一中“媾和会议”分析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 (2) 从材料二中找出其口号中最能反应这场运动性质的口号。
    3. (3) 根据材料二、三,归纳这场运动的性质并指出这场运动的标志性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作为青年学生应继承发扬哪些“五四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