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二次革命 ②辛亥革命 ③护国战争 ④刺杀宋教仁案
180多年前,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千年文明古国从此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
【屈辱见证】
(1)图1中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指哪场战争?制造图2惨景的强盗是谁?图3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场战争期间?
(2)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忧患意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自己的体会写出“我的感悟”。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途径。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一: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集会游行。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材料三:它与新文化运动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它把救亡与启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五四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去追求进步和光明。
——摘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时间 | 主要事迹 |
1894年6月 | 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
1894年11月 | 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
1905年8月 | 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
1907年 | 赴河内筹划广西起义,最终失败。 |
1910年4月 | 筹划黄花岗起义,最终失败。 |
1911年 | 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1912年1月1日 | 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 |
1912年2月 | 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913年以后 | 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 |
1925年3月12日 | 在北京逝世。 |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