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课外提升。

    拔掉心底的篱笆

    佚 名

        我小时候学习成绩不错,但不知从哪儿听来的:一个人如果学习成绩优秀,那么他在体育方面多半会很差。另外,我常常感冒,这让我更加确信我是个体质弱的人,不适合竞技类的运动项目。

        有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我很想报名田径比赛,但你知道,我是不会报的。那天体育老师找到我:你怎么没报项目?我把心底的担忧倒了出来。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你错了,人都会感冒,不时地感冒一次,恰恰证明你的免疫系统是敏感且运转正常的,反倒可能说明你体质好;跑步是可以练出来的,也许你在耐劳方面出色,来试试吧!

        你完全能想象我当时有多高兴,猛然发现自己的先天条件并无缺陷,甚至有优势,那些被我看得比山还重的束缚,仅仅是因为过去的我孤陋寡闻。

        我最终报名参加了长度最长的长跑比赛,拿了第三名。

        高中二年级时,学校文理分科。从小到大,我的数学成绩没有语文成绩好,虽然也不低。师长们多年来在耳边不停提醒我:你数学需要提高啊!你偏科啦!我渐渐也承认了这个现实:我脑子不灵,于是我报了文科班,但依旧对数学这一科怕得要死。

        分科之后,教我们数学的是当地名声赫赫的泰斗级老师。有一次他问我:你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把数学也兼顾一下呢?我说:老师,我从小就偏科,我不擅长学数学。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刷新了我读高中时的“常识”:你错了,咱们现在学的内容跟以前的知识并没太大联系,从前学得不好,现在可能学得好。你刚刚的表达不准确,什么叫“我不擅长数学”?数学领域分为代数、几何等好多部分,涉及的能力有人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我看你的逻辑能力就很强,可能擅长数学中的一部分。

        我听到这话别提多高兴,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那学期考试成绩公布那天,初夏的阳光,显得格外灿烂、明媚。我记得数学满分是150分,我拿了142分。

        到了不惑之年,想学外语,但恐于年龄大学不成。众所周知,人岁数一大,大脑会退化。后来,我偶然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老年人计算速度及注意力方面确实下降了,但脑细胞丝毫没减少,在模式识别、逻辑推理方面不降反增,年纪大了也不存在“舌头变硬学发音会吃力”这一说。我像小时候一样欢喜,如今已经学有小成了。

        人的恐惧和心理障碍,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抑或是早年间被别人在脑海里围起来的篱笆。你经历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发现很多自己以前觉得是问题的地方其实都不是问题。另一个方面,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障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

    (有删改)

    1. (1) 第2自然段中“我把心底的担忧倒了出来。”“倒”字说明了(    )
      A . “我”不能清楚地说明不参赛的原因。 B . “我”向老师说出了心底所有的担忧。 C . “我”担心体育老师会不理解自己。 D . “我”害怕体育老师要自己报名参赛。
    2. (2) 第4 自然段中“我”参加了“长度最长的长跑比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表明长跑比赛是一项激烈运动 B . 表明“我”报名参赛内心很矛盾 C . 表明“我”过去孤陋寡闻 D . 表明“我”想挑战一下自我
    3. (3) 第 7 自然段通过“初夏的阳光,显得格外灿烂、明媚”这样的描写,衬托出
    4. (4) 本文以“拔掉心底的篱笆”为题分别记述了三个不同时期藏在“我”心底的“篱笆”,以及拔掉篱笆后“我”的内心感受。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小时候——(认为自己不适合竞技类的运动)——

      高二时—————别提有多高兴不惑之年 ——————

    5. (5) 成长的过程,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心底的“篱笆”,我们该如何面对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体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