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4高三上·南海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晚清报人群体的演进

    时段

    概况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开放口岸相继创办,由此诞生了中国第一代报人。早期报人地位低下,大都由传统士人转变而来。如王韬,秀才出身,因生计所迫,受雇于上海英国传教士创办的墨海书馆;艾小梅创办的《昭文新报》,是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刊,初为日报,后改为五日刊,不及一年即停办。

    19世纪末

    甲午战争后,报人掀起晚清第一次报业高潮。康有为、梁启超、汪康年等维新志士兼报人声名鹊起,成为海内报界闻人。1896年8月,汪康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得到张之洞捐助;1897年10月,在直隶总督王文韶的支持下,严复、夏曾佑、王修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清末新政至辛亥革命前

    报人掀起了晚清第二次报业高潮,报人群体迅速壮大,并自居“中等社会”,自觉承担起启迪国民的历史责任,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先锋,新办报刊遍布海内外。如陈少白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林白水和黎元培在上海创办《俄事警闻》(后改名为《警钟日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广州报界公会、北京报界公会、中国报界俱进会等报界同业组织也纷纷成立。

    ——据付登舟、赵晨韵《晚清报人群体演进的历史考察》

    1. (1) 根据材料,概括晚清报人群体社会地位的演进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报人群体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