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综合题
  • 1. (2024高二上·温州月考) 赋税是古代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赋税制度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它因时而变。

    以下是建阳田赋案的相关史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案起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李六成出任建阳知县,因见民间钱粮历年拖欠,于是遍访舆情,发现下属阳邑民田皆系下则(不肥沃)。明朝初年每亩只征银五分一厘,后(清初)加至七分三厘,赋重田硗(薄),民力难完,以至积逋(欠税)累累。李六成目击其艰,遂私自下调税额,并将新开垦的田地归入未垦荒地,用其征赋来弥补降税之田的差额。……雍正十二年(1734年)案发。

    ——据《闽浙总督郝玉麟奏陈福建建阳田粮始末酌办清厘征粮册籍折》整理

    材料二   案决

    乾隆元年(1736年),户部大学士张廷玉等议决:放弃已垦荒田695顷的田赋收入……删去本不存在的荒田695顷的记载……将向中央上报的税额改为每亩征银六分一厘,使其与李六成私自减则(税)以来的实征相符;李六成自行减则(税),“罚俸一年”。乾隆帝准奏执行。

    ——据《大学士张廷玉等为请照建阳县册载亩数赋额征收并改正部册事奏折》整理

    1. (1) 请在时间轴中选择对应的赋税制度。(填字母)

      A.两税法       B.摊丁入亩       C.租调制            D.募役法        E. 租庸调制

    2. (2) 唐初征收赋税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明清赋税征收以“两、分、厘”为单位计,这反映了(单选)(     )
      A . 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B .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 .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D .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3. (3) 本案中李六成的行为对当时的影响可能是(双选)(     )
      A . 减少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B . 田赋造假,导致赋税征收的混乱 C . 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D . 隐瞒不报,降低基层治理的效率
    4. (4) 在清代,对李六成等官员进行监察的机构是(单选)
      A . 御史台 B . 户部 C . 都察院 D . 吏部
    5. (5) 结合此案判决,你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统治者的治国之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