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九上·柳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望北哨所

    石钟山

    ①这是她第一次来望北哨所。

    ②望北, 她已经很熟悉了。他军校毕业, 分配到部队后的第一封来信, 地址就写着“望北”。望北在她的心里如诗如画,再加上哨所, 她莫名地会想到某些古诗词, 有着大气、苍凉、凄美之感。他在信中也是如此描绘望北哨所的: 高原, 陡峭的山石, 呼啸的山风, 洋洋洒洒的落雪……

    ③自从他去了望北哨所, 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有手机却没有信号, 他们只能通过信件联系。冬天,哨所和山下邮路不通,到了春天,她会一口气收到他写给她的几十封信。读信的顺序只能依据邮戳的时间,有时邮戳上的时间也相同,她只能随机拆开一封信。这样读信, 让她有种时光倒流之感: 前一封信他还在描述哨所上看到的夕阳、界碑、边境线,下一封信又是满山大雪, 混沌一片了。几十封信, 让她恍若在不同的世界里穿梭着。

    ④最近一次见到他,是他探亲休假。他变黑了变瘦了, 说话也惜字如金。他解释说, 哨所人不多,消息又闭塞, 信息少, 大脑的某根神经就沉睡了, 话语自然就少了。在他休假这段日子里, 他们见面时话很少。分开时, 就用短信交流, 就像他们又回到了两地。似乎在这时, 他才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 风趣、幽默、刚毅……

    ⑤假期快要结束时, 两人计划了他们的人生大事。等春节一过, 就是两个人的“本命年”了, 他们要在这年的夏天完成终身大事。她对望北充满了渴望,甚至整个西藏对她来说都充满诱惑。她还学会了一首歌: 坐着火车去拉萨, 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 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 盛开在雪山下……他们计划好了,就在秋天,藏北最美丽的季节, 雪山脚下开遍了格桑花, 她去望北哨所, 他带她去看神秘的布达拉, 开启他们的新婚之旅。

    ⑥她终于来了, 先是飞到了日喀则, 又坐上了长途运输车。公路在悬崖峭壁间盘绕, 她看到了一片又一片的格桑花, 像怒放的生命之火。她的心也随之燃烧起来。车队在盘山公路上越驶越高, 她感到头疼恶心,视线也模糊起来。司机是个老兵, 拿出氧气袋让她吸, 告诉她, 望北哨所的海拔比此地还要高出一千多米。她吸着氧,思绪似乎清晰了一些。当车行驶到海拔四千多米时, 她感觉整个人似乎死过了一回。

    ⑦两天之后, 车队终于行驶到雪山脚下。大雪封锁了他们的去路, 到处都是皑皑白雪。老兵失望地告诉她,望北哨所去不成了。雪消融之时, 才是他们上山的时候。山下还是格桑花盛开的季节, 望北哨所已经提前进入了冬天。

    ⑧她绝望地站在车下, 顺着老兵的指引, 看到了山顶一排石头房子,“那就是望北哨所”。她看见房子外聚集了一排士兵,一起向山下招手。她知道, 他一定在人群中。可是她分不清哪个是他。她想起了,在上次他探亲时她为“本命年”买了两条红绸腰带, 每人一条。春节后, 她写信提醒他把红腰带系上, 红色代表着喜庆、成功、忠勇和正义。她从腰间解下那条红色的绸带,冲着山上挥舞着。在大雪皑皑中,那条红绸带是那么醒目鲜艳。突然, 她看到山上人群中也飘起了一条红绸带, 那一定就是他了……

    ⑨她再次得到他的消息时, 雪已经融化了, 一封电报告诉她, 他在巡逻路上……

    ⑩她终于来到了哨所, 只看到了他的墓地。她来了, 他却失约了。不, 他在履行自己的约定, 永远在望北哨所等她……

    ⑪离开望北哨所, 她把那条红绸带留在了山上。下山走了好久, 她回望哨所时, 一切都模糊了, 似乎唯有那条红绸带仍在风中飘舞,似乎是他在为她送行。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唯有那一点红, 越来越醒目。

    1. (1) 结合选文,简要分析第②段“她”对望北已经很熟悉的原因。
    2. (2) 第⑤段写“她”还学会了一首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
    3. (3) 你认为选文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4. (4) “她”为什么把红绸带留在山上? 请结合选文,以“她”的身份(用第一人称)回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