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一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 , 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 , 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 , 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注】①坎壈:kǎnlǎn,困顿,坎坷。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人A疾之B如仇敌C恶之D如鸱枭E如此F以学G自损H不如I无学也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合乎,和成语“中规中矩”的“中”词义相同。 B . 而,此处表转折,与上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而”用法相同。 C . 专利,古今异义词,此处意为“(精神)专一而敏锐”。 D . 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此处即取该解释。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劝学》中,作者认为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而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止。 B . 《勉学》中讲到幼年是人的最佳学习时机,必须及早把握,一旦错过的话,到了晚年即便加紧努力也难以有所成就。 C . 《勉学》中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语言生动,说理透彻,勉励子女刻苦读书。 D . 《劝学》和《勉学》都谈论学习之道,前者论述了学习要“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后者也强调了端正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②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5. (5) 材料二对求学者提出了哪些告诫?请简要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