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18高三上·昌平期末) 学校教育-课程教材-教育发展

    材料一:11世纪,欧洲的文化教育事业处于基督教垄断之中。中学与小学教育由修道院承担,高等教育由主教掌握。12世纪,经济发展需要数学计算知识和商业经营技能,但以宗教为主的教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一些商人集中的城镇逐渐打破宗教垄断教育的局面。13世纪,西欧出现了很多新创建的大学,有规模较小的专业学校,也有规模庞大的综合学校。大学教授可以自由讲授古典雅典或是阿拉伯的著作。之后越来越多的古代希腊、罗马的著作得到讲授和阅读。

    ——沈之兴《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1923年,我国出版了历史教材《高中本国史》。其中第一编绪论。第二编民族。第三编政治。第四编社会。第六编外交。此书采用从左至右的排版式样,全书用通俗白话文书写,配有多幅插图。纪年方式采用民国纪年,旁边加注公元纪年。

    ——王正瀚《民国时期中学教科书结构研究初探》

    材料三:严复提出:西方国民教育的成功做法是实行强迫的普及,而中国的国情是绝大多数国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文盲占国民人数的90%以上。这样的国民素质不仅阻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且由于国民不具备最基本的知识,因此在现代社会,甚至难以谋生和自立。

    ——隋淑芬《严复的中西国民素质及其教育比较研究》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中世纪欧洲教育发展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欧洲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说明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反映出的当时的社会背景。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严复认为近代中国国民教育的问题。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文革前我国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