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17高二上·高明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问:“小学、大学如何?”曰:“小学涵养此性;大学则所以实其理也。”“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所以。”“小学是直理会那事;大学是穷究那理因甚恁地。”

    ——《朱子语类》

    材料三:

    1663年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670年

    顾炎武《日知录》

    1690年

    洛克《政府论》

    1691年

    王夫之《宋论》

    1734年

    伏尔泰《哲学通信》

    1748年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 (1) 概括材料一中董仲舒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代儒法两家地位的变化趋势。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小学”与“大学”的主要区别(不得照抄原文)和其理学修养论的核心命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明理学兴起的思想文化背景。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思想家共同的思想内涵。有人认为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局面“是中国版的启蒙运动”,也有人认为它只是“儒学思想的新发展”,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