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17高二上·肇庆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孟子》

    材料二: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盖天下之纪纲不能以自立,必人主之心术公平正大,无偏党反侧之私,然后有所系而立。

    ——《宋史·朱熹传》

    材料四: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 (1) 材料一认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 (2) 材料二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的目的。
    3. (3) 材料三中朱熹认为治国的关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立纪纲”的主要途径。
    4.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思想的历史价值。
    5. (5) 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的儒学家们对 “君权”有何共同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