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8-06-25 浏览次数:1037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8·南京模拟)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初学为文,一看题目便接着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即便_______ , 敷衍成篇,自己也觉得索然寡味。度过苦涩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提起笔来对于什么都有意见,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旁征博引而轻重倒置,_______ , 下笔不能自休。知道割爱才能进入第三阶段,对不恰当的内容要_______地加以削删,所谓“徇烂之极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A . 披肝沥胆    纷纷扬扬    大刀阔斧 B . 搜索枯肠    洋洋洒洒    大刀阔斧 C . 披肝沥胆    洋洋洒洒    大张旗鼓 D . 搜索枯肠    纷纷扬扬    大张旗鼓
  • 2. (2018·南京模拟) 下列语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 . 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文艺工作者要潜心探索,创造出鲜活、丰富的艺术形象来。 B . 在硅谷这片热带雨林里,既有领军企业的大树,也有创业企业的小苗,即使大树或小苗死去,留下的腐殖质也会滋养创新的种子。 C . 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放在前面,让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称为党内政治空气的清洁剂,坚决防止不正之风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D . 衰败的大时代,精致的小人物,《受戒》和《倾城之恋》骨子里很像,我们几乎可以把《受戒》看作《倾城之恋》的乡村版。
  • 3. (2018·南京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契诃夫要我们笑,要我们笑着走上生活的道路,但是他也似乎时刻在警告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们便免不了要受到它的支配

    ②生活决不是开玩笑的

    ③如果是像机械的话

    ④但也不是像机械那样

    ⑤没有能力和勇气去支配生活了

    ⑥它是无比严肃的

    A . ②①④⑥③⑤ B . ②⑥④③①⑤ C . ③①⑤②⑥④ D . ③②⑥④⑤①
  • 4. (2018·南京模拟) 根据诗中人物形象,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甲、迁客逐臣     乙、游子思妇    丙、戍卒征夫
    ①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③解识行人今古恨,路边惟有短长亭。
    ④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⑤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⑥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A . 甲:①④   乙:③⑤   丙:②⑥ B . 甲:①⑥   乙:③④   丙:②⑤ C . 甲:③④   乙:②⑤   丙:①⑥ D . 甲:③⑥   乙:②④   丙:①⑤
  • 5. (2019高二上·双鸭山期中) 春华中学举行“全校师生读书月”徽标征集活动,下列是各徽标及推荐理由,其中最切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

    A . ①以学生作为画面主体,展现当代青年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定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B . ②画面洗练风趣,猫头鹰专心读书的神态启迪学生读书要专注,给学生方法的指导。 C . ③众人开卷阅读的画面,既突出了读书的主题,又强调了此次活动“全体性”的特点。 D . ④人形的树表达了读书助人成长的寓意,地球图案传达了读书人要行万里路的理念。
二、文言文阅读
  • 6. (2018·南京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许子良传

    宋濂

        许子良,字肖说,东阳人,姿禀卓荦,幼诵书,一览通大义。及壮,驰骋经史,精文辞,

        尤长于科目之学,生徒欣欣从之,旬月间,辄知为文肯綮。嘉定丙子,以诗赋魁.江东漕司,试礼部不利,嘉熙戊戌,始登进士第,年已五十馀矣。

        调馀姚簿,未上。用宰相乔行简荐,监镇江西酒库。前此赢羡.率自入,子良不纳一札以

        上归公家,官吏相顾骇叹。淮东转运司辟主管帐司。濒江有芦场三十里所,民资其利,守边吏议清野,欲悉削去,子良諌之止。迁知晋陵县,版籍纷乱,官赋多放失。诸司督逋急如雷电,吏窜匿殆尽,前令以不良去。子良为稽.逃亡,考隠漏,催科定繇,条绪粲然。

        俄监安溪酒库,改宣教郎、知都昌县。库藏赤立,子良节缩浮冗,两年之间,供输遂有馀。豪右设诡名以欺租赋,莫敢何问。子良列其主名揭于市,复从而一之。豪右慙愤,阴图中子良,无隙可乘而止。未几,有旨俾阅滞狱八十余,子良为翻案,一一谳之。虽累岁不引决者,一旦曲直皆白。

        复转朝散郎,改知台州。弊蠧相仍,负上供钱三百余万。子良节缩如都昌,凡典例所宜

        得者亦谢去。居半载,郡计裕如。子良听讼,据案与两造相尔汝,以察其情。情既得,即决遣之,吏袖手旁睨具文书而已。同僚与吏无所容其私,皆忌之。吏白每岁以钱折米二万斛,子良又不许。而禁卒有不便者,于是嗾其殴狱吏以撼之,且相与出危言。子良知堕其计,即委印出关去。事上,降两官。贾似道开阃荆湖,辟主管机宜文字,且为辨其非辜.,叙朝散郎。事有难处,他人不能置笔者,经子良议定,人无异辞。

        景定庚申三月,卒于沔川,年七十五。

    (选自《宋濂全集》,有删节)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诗赋江东漕司   魁:居首位 B . 前此赢率自入     羡:多余的 C . 子良为逃亡       稽:核查 D . 且为辨其非       辜:辜负
    2.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许子良天资聪颖,精通经史,富有才华。他教授学生亦很得法,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领悟到文章的关键。 B . 许昌豪门大族捏造假名来逃避租税,以前无人敢过问,而许子良上任以后厉行整治,将主使者的姓名公之于众并上报朝廷。 C . 在台州时,许子良的同僚和下属因无法营私,都很忌恨他,然后设计陷害子良,子良只好弃官印逃离。 D . 撰写文书时他人感到不好下笔的地方,一经与许子良商定,他人也就没有异议了,充分显示了许子良的才能与威望。
    3. (3)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诸司督逋急如雷电,吏窜匿殆尽,前令以不良去。

      ②虽累岁不引决者,一旦曲直皆白。

    4. (4) 文中哪些事例可以看出许子良克己奉公的品质?请简要概括。
三、诗歌鉴赏
  • 7. (2018·南京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其三

    黄庭坚

    关寒塞雪欲嗣音 , 燕雁拂天河鲤沈。

    百书不如一见面,几日归来两慰心。

    弓刀陌上望行色,儿女灯前语夜深。

    更怀父子东归得,手种江头柳十寻

    【注】①嗣音:传递信息②《世说新语》记载;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1. (1) 诗中前两联抒发了哪些感情?
    2. (2) 后两联多用虚笔,请做简要分析。
四、句子默写
  • 8. (2018·南京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 (1) 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泰伯)
    2. (2) 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3)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 (4)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5. (5) 鼎铛玉石,,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6. (6)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7. (7) 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8) 世事洞明皆学问,。(曹雪芹《红楼梦》)
五、现代文阅读
  • 9. (2018·南京模拟)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作别三峡纤夫

    韩永强

        上世纪四十年代,有一个名叫A·K的外国人,在一本英文版《长江三峡》的画册里,为古老的长江三峡留下了极为精彩的画面和动人心魄的文字。

        书中最叩击我心弦的,是关于峡江纤夫的描述。“悬崖峭壁间开凿出了一条蜿蜒的小路,那是供纤夫拉纤时通过的栈道。狭窄的地方仅供一人通过,远望就如绝壁间的一段凹槽。纤夫们就光着脚行进在尖利的岩石上。夏天他们顶着炎热的骄阳,冬天他们必须跃入刺骨的冰水中游到岸上。当行走在高高的栈道上的时候,一旦有人不慎打滑跌入悬崖,另一个人就必须迅速补位,从而不让船下滑……这就是纤夫的生活。”

        读着这些情景交融的文字,我的眼前就呈现出一条条结实的竹缆,竹缆一头连着在险滩上挣扎的柏木船,一头连着悬崖峭壁上的纤夫。那条紧绷绷的竹缆绳上,悬挂着我祖辈的灵魂。

        每一个纤夫都有自己或妻子或老母亲或情人细心缝制的“扯扯儿”(即拉纤的搭肩)。这些“扯扯儿”,长六尺宽半尺,一律用上好的“白官布”制作,对折成三尺长,另一头则固定着一个一寸见方的厚竹板。拉滩的时候,纤夫把竹板向纤缆上一别,把宽的一头斜挎到肩头,就开始艰难的跋涉了。搭在肩上的白官布上不能有任何装饰,否则拉纤时哪怕一个细小的线头或者折痕,都会让纤夫的肩膀磨破流血。而别在纤缆上的一端则可做些文章,纫得越密实,就越牢固安全。

        船到滩头,领纤的一路如风一般旋去,纤夫们没有一个敢怠慢,都会一边以极快的速度

        奔跑,一边迅捷地把扯扯儿别到纤缆上。这时,纤夫的腰就马上绷成了一张弯弓,而纤缆就如弦上的箭。

        险滩喧哗着咆哮着猛烈撞击柏木船的船头,激起高高的水浪。纤夫们在陡峭的山崖上毫无选择地把手指抠进岩缝中,赤裸的脚板则要尽量寻找悬崖上的缝隙。苍凉无情的崖石上,只有汗珠碎成了八瓣,只有纤夫从胸腔中挤压而出的“嘿咗”声如闷雷滚过……

        长江三峡中,自古“西陵滩如竹节稠”。纤夫们战胜了一个险滩,而下一个、下下一个以及每一个险滩,都是夺命的关口。所以,长江三峡的两岸边,总有望郎的妇人化作奇峰异石苦守崖顶。在漫长的岁月中,她们把山崖上的竹叶都撕成了丝丝缕缕的心事,把自己的血肉之躯都望成了冰凉的望夫石!于是,七百里峡江中,总有“望郎滩,望郎滩,我望郎君早回还”的呼唤。

        但真正的纤夫从不恐惧。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回家,回家,回家同妻儿团聚。在这个目标的导引下,纤夫们有时会十分快活。在拉纤时含泪而唱的“拉纤小调”,他们在顺风顺水时唱得有滋有味——

        三尺白布四两麻啦,做个扯扯儿把滩拉啊!

        大坪大蹚各顾各啊,石旮浪里脚蹬脚啊!

        一声号子一声汗啊,幺儿连三都使力啊!

        一声号子一声胆啊,一声号子过险滩啊!

        喊声号子加把力啊,船过滩头把家还……

        A·K先生作为一名外国人,毕竟只是三峡的匆匆过客。假如他进一步走进纤夫中去,他会在对长江三峡纤夫的同情悲悯中增添更深的敬意,写出更为深情的文字,让世人更清楚地知道在中国,在长江三峡,有一群人在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当年的长江三峡是外国人看中国最好的“看本”,今天的长江三峡,更是世人看中国的必到之地。那些慕名而来的人们,已经看不到《长江三峡》中记录的栈道、纤夫和柏木船了。但是,新的长江三峡提供给人们的却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神奇和豪气。在巍然矗立的三峡大坝之上,昔日“滩滩都是鬼见愁”的一百多道险滩杳如黄鹤,今日三峡只有碧波荡漾的浩瀚!

        桀骜不驯了千万年的长江三峡,在如水月光的映照下,同我一起在梦幻中迤逦而行,去作别永远的三峡纤夫。我要告诉巫峡的神女和遍布三峡两岸望郎的山峰,她们的悲剧会永远谢幕,他们的子子孙孙因为有了新三峡的滋润,会永远幸福而甜蜜。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3月1日,有删节)

    1. (1)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三峡纤夫的形象特点。
    2. (2) 赏析文中划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3. (3) 文中引用“拉纤小调”有什么作用?
    4. (4) 文章标题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 10. (2018·南京模拟)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教育的新生

    陶行知

        世界是在动,人生是在动,教育怎能不动?并且是要动得不歇,一歇就灭!怎样动?向着哪儿动?

        我们要想寻得教育之动向,首先就要认识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之对立。一方面是生活教育向传统教育进攻;又一方面是传统教育向生活教育应战。在这空前的战场上徘徊、缓冲、时左时右的是改良教育。教育的动向就在这战场的前线上去找。

        传统教育者是为办教育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分离。改良教育提出“教育生活化”和“教育即生活”的口号。生活教育者承认“生活即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育,倒退的生活就是倒退的教育。生活里起了变化,才算是起了教育的变化。我们主张以生活改造生活,真正的教育作用是使生活与生活摩擦。

        为教育而办教育,在组织方面便是为学校而办学校,学校与社会中间是造了一道高墙。改良者主张半开门,使“学校社会化”。他们把社会里的东西拣选几样,缩小一下搬进学校里去,“学校即社会”就成了一句时髦的格言。这样,一只小鸟笼是扩大而成为兆丰花园①里的大鸟笼。但它总归是一只鸟笼,不是鸟世界。生活教育者主张把墙拆去,承认“社会即学校”。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

        为学校而办学校,它的方法必是注重在教训。给教训的是先生,受教训的是学生。改良一下,便成为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而不做,学生学而不做,有何用处?于是“教学做合一”之理论乃应运而起。事该怎样做便该怎样学,该怎样学便该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教训藏在书里,先生是教死书,学生是读死书。教死书、读书死便不许发问,这时期是没有问题。改良派嫌它呆板,便有讨论问题之提议。课堂里因为有了高谈阔论,觉得有些生气。但是坐而言不能起而行,有何益处?问题到了生活教育者的手里是必须解决了才放手。问题是在生活里发现,问题是在生活里研究,问题是在生活里解决。

        没有问题是心力都不劳。心力都不劳,是必须接受现成知识方可。先在学校里把现成的知识装满了,才进到社会里去行动。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便是这种教育的写照。他说的“即知即行”和“知行合一”是代表进一步的思想。生活教育者根本推翻这个理论。我们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传授现成知识的结果是法古,黄金时代在已往。进一步是复兴的信念,可是要“复”则不能“兴”,要“兴”则不可“复”。比如地球运行是永远的前进,没有回头的可能。人只见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不知道它是跟着太阳以很大的速率向织女星飞跑,今年地球所走的路绝不是它去年所走的路。我们只能向前开辟创造,没有什么可复。时代的车轮是在我们手里,黄金时代是在前面,是在未来。努力创造啊!

    【注】①兆丰花园:近代上海著名的租界公园,现称中山公园。

    1. (1) 简要分析“学校即社会”和“社会即学校”两个主张的区别。
    2. (2) 结合全段,谈谈文中画线句的作用。
    3. (3)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六、材料作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