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

更新时间:2017-01-16 浏览次数:57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敬业奉献模范”……从2009年评出的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身上,我们对责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下列对责任理解正确的是(  )

    A . 责任全部来源于法律的规定 B . 承担责任获得的回报的是精神上 C .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D .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相同的责任
  • 2. 社会在发展,责任内涵也在不断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赋予责任日益丰富的时代内容。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  )

    ①时刻为自己负责,脚踏实地走正道                ②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积极为集体做贡献

    ③热心公益事业、服务社会,主动奉献自己      ④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放弃学业,投身实践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3. 以下是同学们在“我与集体”主题班会上提出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

    ①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②集体好处我多占,集体困难我不管

    ③众人拾柴火燃高,众人划桨划大船    ④集体荣誉要珍惜,集体事务共承担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现是( )

    A . 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自己的诺言 B . 做错了事情用于承认 C . 对自己的不足或过失要尽量保密 D . 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
  • 5. 关爱集体,人人有责。我们应(  )

    ①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    ②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

    ③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    ④发扬集体的好作风,互助前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6.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投票决定,北京成为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城市。中国由此成为第9个既举办夏奥会也举办冬奥会的国家,北京则成为全球首个既举办夏奥会也举办冬奥会的城市。这表明(  )

    A . 我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B . 我国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 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与发达国家已无实质差别 D . 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7. 截至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9%.这一比例明显高于10%的联合国传统老龄社会标准。从“少年中国”到“银发中国”,中国仅用了不到20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变老”之路。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②人口老龄化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调整和完善我国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现实依据       ④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效果显著,人口问题已彻底解决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 8. 以下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始终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9. 以下有关我国现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其核心内容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③改革开放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④四项基本原则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夏立言举行工作会面,就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取得多项积极共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提是(  )

    A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 高度自治的方针 C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11.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 )

    A . 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B . 提高国防创新能力 C . 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D . 提高农业创新能力
  • 12. 有这样一副对联:电荒油荒煤荒荒荒心惊,产能供能用能能能节约,横批是:科学发展。这副对联对我们的启示有( )

    ①我国已不存在资源环境问题                       ②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③节约能源是避免能源危机的唯一途径       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靠你我他。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二、<b >多项选择题</b>
  • 13.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的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他人生的写照。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这是一种热爱祖国、勇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B .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本职工作是承担责任的表现 C . 他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勇担重任 D . 承担责任就要不顾个人安危,献出生命
  • 14.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  )

    A . 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B . 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 C . 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D . 是强国之路,是我们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 15.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特别强调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这是因为(  )

    A . 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 B . 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一切工作的中心 C .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人才强国 D .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
三、<b >材料分析题</b>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8月28日,南京青奥会闭幕式在奥体中心燃情上演。在“爱的志愿”环节中,500名志愿者走上舞台共同唱响《中国名片》。12个昼夜、288个小时、17280分钟,在这个盛夏,逾百万名南京青奥会赛会志愿者和城市志愿者以他们真诚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了来自世界各地宾客的称赞。他们为青奥会奉献自己的热情和汗水,谱写出一曲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他们在这场青春盛会中尽情展现风采,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

    材料二:1993年12月,在共青团号召下,2万余名青年亮出“青年志愿者”旗帜,在京广线开展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正式启动。到2013年12月,20年来,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人数达到4043万。

    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什么重要现实意义?

    2. (2)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会付出哪些代价?又会获得怎样的回报?

    3. (3)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志愿者们共有的品质和自觉的行动,谈谈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后的体会。

    4. (4) 你对承担责任的人物有何评价?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2015年1月20号,中共中央总书记主席习近平在云南昆明亲切会见了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七名干部群众代表,共同谋划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材料二2014年8月1日,新疆和田地区公安机关与墨玉县3万余名群众合理围剿,将一暴恐团伙的10名成员逼至一废弃民房。爆恐分子向民警和群众投掷爆炸装置,在警告无效后,民警果断处置,击毙爆恐分子9人,抓获1人,民警和群众无一伤亡。

    阅读材料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请说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我国实行怎样的基本政治制度?

    2. (2) 你知道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3. (3) 依据材料二,你认为中学生怎样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职责和义务?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新概念,循环经济倡导的是建立在生活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发展模式。上海宝钢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强化管理,使水的重复利用率达98%。

    材料二:“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水的美丽早已深入人心,但2007年5月太湖蓝藻集中暴发使它的形象大打折扣。太湖不少区域的水面漂着一层绿膜,最厚的地方像覆盖了一层绿油漆。蓝藻的大规模暴发导致无锡城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请结合材料回答:

    1. (1) “循环经济”体现了怎样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2. (2) 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

    3. (3)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是否贯彻了“节约资源”的理念,请举两个事例。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首过去] 材料一:“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战胜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放眼未来]  材料二:当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社会保障、物价、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仍然是党和政府揪心的大事,“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等一系列问题还摆在面前,要想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活得更有尊严,还需要我们付出艰巨的努力。

    1. (1) 过去的五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问:我们取得来之不易成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2)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请问:五年来我们积累了哪些弥足珍贵的经验?

    3. (3) 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

    4. (4) 我国现阶段“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等一系列揪心的民生问题反映了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解决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