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

更新时间:2018-08-06 浏览次数:3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1949年9月,毛泽东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表明(    )
    A . 新中国已经成立 B . 中国的安全从此不再受威胁 C . 中国一百多年来任人宰割的历史结束了 D .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 2. 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 .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 .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D . 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 3. 2016年3月31日上午11时30分许,运载36具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的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抵达沈阳桃仙机场。有关人员举行简短的迎接仪式后,将烈士遗骸棺椁运送至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至此,这些在外漂泊60多年的英灵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你知道6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是为了(    )
    A . 抢占朝鲜的资源 B . 宣扬中国的国威 C . 与日本对抗 D . 保家卫国
  • 4. 据统计,解放前官僚资本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还垄断全国金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对官僚资本采取的措施是(    )
    A . 限制官僚资本 B . 打击投机倒把 C . 没收官僚资本 D . 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
  • 5.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这里的“一化”是指(    )
    A . 工业化 B . 城市化 C . 现代化 D . 农业化
  • 6. 为了完成“一五”计划规定的建设任务,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 . 保留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B . 废除公私合营的做法 C . 大力推广赎买政策 D . 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
  • 7. 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体现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
    A . 民主集中制 B .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8. 1955年,万隆会议隆重召开。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 .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 . 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 C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 帝国主义放弃了挑战
  • 9. 1957年,一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表达了(    )
    A . 土地改革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B .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C .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D .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 10. 从下边的“1958年全国钢产量的生产指标”柱状图可以看出,当年我国钢产量的生产指标呈现不断的增长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 B .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D .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11.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历史的真相。“文革”时期红卫兵曾喊出“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他的狗头!”、“砸烂公检法”、“打倒旧政府”等口号,这些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 . 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C . 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D . 阶级斗争已经发展到党内
  • 12. “文革”期间,林彪、江青一伙为夺取政权相互勾结,排斥和迫害一大批老干部,制造了一起又一起的冤假错案。你知道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
    A . 刘少奇 B . 周恩来 C . 陈毅 D . 邓小平
  • 13. 新中国成立后,经常开展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这在当时人们的名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果按照出生日期的先后来排列以下三个人的名字,正确的是(    )
    A . 周跃进、钱红卫、刘援朝 B . 刘援朝、周跃进、钱红卫 C . 钱红卫、周跃进、刘援朝 D . 刘援朝、钱红卫、周跃进
  • 14. “1967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1966年下降9%,1968年又比1967年下降4%;1967年国家财政收入比1966年下降25%,1968年又比1967年下降13.9%。”这说明( )
    A . “文革”内乱导致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 B . 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 . 抗美援朝使国民经济消耗巨大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15.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最适合以上颁奖词的人是(    )
    A . 屠呦呦 B . 钱学森 C . 袁隆平 D . 邓稼先
二、<b >综合题</b>
  •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北平为首都,改名北京;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与哪次会议有关?请你依据材料内容分析这次会议有什么作用?
    2. (2) 材料二提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由哪次会议制定并颁布的?请你依据材料所述推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3. (3) 请你依据材料分析,材料一中所述:“《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终结于什么时候?
  •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50年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决策,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十七条协议”(即《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

    ——胡锦涛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朝中人民在历时三年的祖国解放战争中创造了打败美国等16国武装侵略者和韩国军队的历史奇迹。……志愿军战士们在朝鲜战场上与朝鲜军民在一个战壕里生死与共,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创造了国际主义的崇高典范

    ——朝鲜朝中社评论

    材料三:敬爱的毛主席: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宽甸县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152户,2511亩地,11户富农、地主就占了1000多亩。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辽宁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西藏“实现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十七条协议”是在什么地方签订的?
    2. (2) 材料二中的“祖国解放战争”指的是那一场战争?“打败美国等16国武装侵略者和韩国军队的历史奇迹”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辽宁农民梦想”的实现与哪场运动有关?指导这场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4. (4)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几个事件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作用?
  •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951年毛泽东的谈话

    材料二:1952年底,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全面恢复。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周恩来、陈云的主持下,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发展处于何种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2. (2) 材料二中“一五”计划实施的起止时间是什么?“一五”计划优先发展的是哪类工业?请你举出一项“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建设成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