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日照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17-02-06 浏览次数:845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通常一个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A . 10Pa B . 102Pa C . 104Pa D . 106Pa
  • 2. (2017八下·宜兴期中) 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 . 轴承之间装滚珠 B .    写字时用力 C . 门轴加润滑油 D . 滑冰穿冰鞋滑行
  • 3. 我国将在2015年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届时将有宇航员长时间驻留太空,宇航员在完全失重的空间站中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 . 举哑铃     B . 在跑步机上跑步 C . 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 . 做引体向上
  • 4. 下列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B . 人拎着书包使书包沿水平直线匀速运动 C . 大力士用力推一块大石头但没有推动 D . 顾客在超市里推着购物车沿水平方向运动
  • 5. (2016·南山模拟) “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下列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 天平   B . 铁锹   C . 钓鱼竿   D . 铡刀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机械做功快 B . 做功时间越长,机械功率越大 C . 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D . 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 7. 奶奶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物理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 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受到惯性作用飞出去了 B . 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 . 把鸡蛋向碗边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D .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8. 如图为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的“爬墙遥控车”,质量为0.03千克,“腹部”有吸盘,当“爬墙遥控车”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遥控车能牢牢吸在竖直的墙面上而不会掉落,这是因为遥控车(   )

    A . 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B . 受到墙面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C . 受到大气对它的压力 D . 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
  • 9. 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 , 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 , 则(   )

    A . pA>pB , FA>FB B . pA<pB , FA=FB C . pA=pB , FA<FB D . pA<pB , FA>FB
  • 10. 我市为了杀灭美国白蛾调动了直升飞机,在灾区上空喷洒生物农药.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的(   )
    A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B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C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 D .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 11. 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

    A . 逐渐变大 B . 逐渐变小 C . 先变大后变小 D . 先变小后变大
  • 12. (2017八下·重庆期中) 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 . 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B . 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C . 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 D . 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 13. 关于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因为水对坝体侧面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B . 乙图中: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C . 丙图中:蓄水槽中装水,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B竖管中水柱的高度最低 D . 丁图中: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 14. (多选)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拉到顶部,所需拉力分别为F1和F2 , 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 . 则(   )

    A . F1<F2 B . F1>F2 C . W1>W2 D . W1=W2
  • 15. (多选)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慢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g取l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kg/m3 B . 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12N C .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8N D . 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700pa
二、<b >填空题</b>
  • 16. 船闸利用的是原理,载重不变的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它受到的浮力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7. 如图是小聪为拉船靠岸而设计的甲、乙两种方案,若拉船的力需要很大,则应选用方案(选填“甲”或“乙”),因为采用这种方案可以.(不计机械的自重及摩擦)
  • 18. 在玻璃瓶里装一些红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让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并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 体,这样小明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多功能物理实验演示器.当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时,发现玻璃管内液面升高,这说明;取一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吹气,如图所示,发现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这说明;将瓶内灌满水,塞紧塞子,用力挤压瓶子,发现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这 说明

  • 19. 小胡同学在水槽中洗碗,一个大的瓷碗正漂浮在水槽中.小胡用水槽中的水把碗装满,碗就会沉入水槽底部,此时碗所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碗所受到的浮力(选填“大”、“小”、“不变”),水槽中的水面将会(选填“上升”、“下降”、“不变”).
三、<b >作图题</b>
四、<b >实验题</b>
  • 22. 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

    1. (1) 该实验运用了法,即通过观察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 (2) 图乙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B由静止自由释放,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相碰到静止后的情景.据此你能得出结论是:
    3. (3) 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公交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与“超速”,进一步想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于是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小球的质量m/g

      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h/cm

      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m

      1

      30

      10

      4

      2

      30

      20

      16

      3

      60

      10

      8

      (a)为了探究“超载”隐患时,应选择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

      (b)分析表格中对应的数据可知: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即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 23. 小明和小红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 (1) 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 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小红认为也可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右”或“左”),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 (2) 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 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 示,并测出力臂.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3. (3) 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4. (4) 小红将图乙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会(选填“右侧下降”或“”).
    5. (5) 若小明只将图乙中的杠杆左侧的钩码取下两个,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侧钩码(说出钩码移动的方向及格数).
五、<b >计算题</b>
  • 24. 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

    1. (1) 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 (2) 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
    3. (3) 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
  • 25. 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540N的物体,所用的拉力力F为200N,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了10s,(不计绳重,绳与滑轮的摩擦)求:

    1. (1) 物体上升的高度;
    2. (2) 拉力F所做的功;
    3. (3) 若物重只有24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