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名称 | 花生仁 | 黄豆 | 核桃仁 | 大米 |
质量(克) | 20 | 20 | 20 | 20 |
水(毫升) | 50 | 50 | ① | 50 |
温度上升(℃) | 2.2 | 1.4 | 3 | 1.3 |
实验组 | 实验操作 | 实验结果 |
① | 切除胰腺 | 出现糖尿现象 |
② | 结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缩,胰岛细胞活着 | 不出现糖尿现象 |
③ | 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 | 不出现糖尿现象 |
患者症状表现 | 病因 | |
A |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 胰岛素分泌不足 |
B | 生长迟缓、身材矮小、智力正常 | 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
C | 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 |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
D | 脖子肿大、呼吸困难 | 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
跑步强度 | 低强度 | 中低强度 | 中等强度 |
实验前BMI指数 | |||
实验后BMI指数 |
注:BMI指数,用体重(kg)/身高(m2)得的数字,用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
银耳莲子羹是夏日里消暑解渴的传统美食。莲子中的淀粉,在消化道的内开始被消化,在小肠内最终被彻底分解为,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
结果显示,花内平均温度明显大气温度;大气温度的变化幅度较大,而花内温度变化幅度。在阴雨天气,气温降到20℃以下时,在28℃—31℃。花内温度较高且稳定,有什么意义呢?有学者认为,花内的温度仍保持这对于莲花雄蕊中的和雌蕊中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这两者将结合为受精卵。
用。肾小囊中的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 ,再次进入血液,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排出。
①舌头上约有9000个味蕾,每个味蕾约有50个味觉细胞,味蕾是味觉的 。 吃梅时,味蕾中的味觉细胞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到相应的 ,再通过传出神经,引起唾液腺分泌。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反应,称为。
②“望梅止渴”的故事告诉我们,梅反射的光线信号,刺激 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皮层,形成视觉,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该反射属于(选填“简单”/“复杂”)反射。
③谈梅也会引起唾液分泌,是由于声波刺激内的感觉细胞,最终在大脑皮层形成觉,引起唾液腺分泌。
④吃梅止渴,望梅止渴,谈梅止渴,均可引起唾液腺细胞的分泌,唾液腺是反射弧中的。
⑤如图,①、②、③分别是视觉、听觉、味觉等处的显微结构示意图。感觉的产生,是信号刺激,引起相应感官处产生神经冲动。归根结底,在感受器中发挥作用的是各种各样的感觉 ,它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a.不躺着看书 b.睡觉前长时间玩手机 c.在光线昏暗处看书 d.认真做眼睛保健操
①装置中半透膜模拟的是细胞结构中的
②烧杯内加入碘液后不变蓝,是因为淀粉(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半透膜,
说明淀粉是(选填“大分子”或“小分子”)有机物,不能直接被吸收。
编号 | 处理方式 | 加碘液检验 |
甲 | 10mL淀粉液+2mL清水 | 变蓝 |
乙 | 10mL淀粉液+2mL唾液 | 不变蓝 |
丙 | 10mL淀粉液+2mL胃液 | 变蓝 |
①该实验的对照组为 组。
②乙组中,加碘液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 分解。
③丙组实验结果表明:胃腺分泌的胃液中不含有。
激素是把双刃剑
人体内含有多种激素,各种激素职责明确、分工精细,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被喻为“人体内的魔术师”。但如果身体中某种激素含量过多或若缺少某种激素,则可影响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可以说激素是把“双刃剑”。
身体里可分泌激素的细胞数量很多,且分布广泛,被称为内分泌细胞,一些分布比较集中的内分泌细胞构成内分泌腺。人体内激素的含量很微小,力量却大得惊人:可调节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确保各个器官与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影响衰老过程;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促进生殖器官与生殖细胞发育和成熟等。
激素可由血液运送或经弥散到达靶细胞,与其受体结合引起反应。其发生作用较慢,但可同时使不同器官产生反应,且持续时间较长。激素这个庞大的家族成员之间,有时也相互作用,甚至同一激素也可呈现不同的作用机制。
尽管激素有利于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分化等,但如果不分对象,不加节制地滥用,也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在研究激素时,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类“环境激素”。如焚烧垃圾时释放的致癌物质--二噁英。还有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和排放的化学物质,如洗涤剂、化妆品、汽车尾气等。
研究发现,这些“环境激素”与人体内激素的分子结构非常相似,它们通过各种渠道混入食物和空气,进入人体后,会与相应“受体”结合,诱使机体渐渐改变某些生物化学反应,干扰人体内分泌。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体发生严重的差错和病变。
由此可见,要想让激素真正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激素的应用必须极其严格,使用时需要反复权衡利弊,以免危害人体自身健康。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