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四中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

更新时间:2017-03-06 浏览次数:83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6八上·腾冲期中)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

    A . 鸦片战争 B . 戊戌变法 C . 五四运动 D . 开国大典
  • 2. 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事件是(  )

    A . 新疆和平解放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云南和平解放 D . 内蒙古和平解放
  • 3. 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为人的英雄。六十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

    A . 中国工农红军 B . 八路军 C .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 人民解放军
  • 4.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  )

    A . 集体化 B . 工业化 C . 国防现代化 D . 城市化
  • 5. 中共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  )

    A . 提出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B .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C . 确定了党和人民的任务 D . 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点
  • 6.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大跃进运动的是(  )

    A . 高指标 B . 瞎指挥 C . 浮夸风 D . 共产风
  • 7. 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 土地改革完成
  • 8.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  )

    A . “五一六通知”的发出 B .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C . 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D .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 9. 1980年,中共中央为(  )恢复名誉,党历史上最大冤案得到平反。

    A . 邓小平 B . 叶剑英 C . 陈云 D . 刘少奇
  • 10. 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 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实验 D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 11. “两弹一星”中,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

    A . 1964年10月 B . 1966年10月 C . 1967年6月 D . 1970年4月
  • 12.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  )

    A . 和平共处 B . 求同存异 C . 互相尊重 D . 互补互利
  • 13. 你估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参加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议是在(  )

    A . 1970年 B . 1971年 C . 1972年 D . 1973年
  • 14.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成果,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 .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C . 中日建交 D . 中美正式建交
  • 15. (2016八下·阜阳期中)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 .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16. 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早在1973年,他就已经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是(  )

    A . 邓稼先 B . 钱学森 C . 杨振宁 D . 袁隆平
  • 17. 我国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不包括是指(  )

    A . “863”计划 B .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C . 发展高等教育 D . 可持续发展
  • 18. 小琪想阅读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她到图书馆后不应该选择(  )

    A . 《家》 B . 《红旗谱》 C . 《红岩》 D . 《青春之歌》
  • 19. 我国在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是(  )

    A . 23届 洛杉矶奥运会 B . 24届 汉城奥运会 C . 25届 巴塞罗那奥运会 D . 27届悉尼奥运会
  •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为(  )

    ①“铁饭碗”逐渐被打破  

    ②人们可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③逐步建立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④逐步加强了“统包统配”的就业机制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②③④
二、<b >列举题</b>
三、<b >材料分析题</b>
  • 24. “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以及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1. (1) 材料中提到的“全会”是指哪次会议?那一年召开?

    2. (2) 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3. (3) 这次会议有什么意义?

    4. (4)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实行什么制度开始?这种试点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城市中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又是什么?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如今“轻轻一拨号,频频传佳音”。

    材料二:  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一国两制决策好!统一的号角响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没有理由常分开。──《海峡两岸歌》

    1. (1)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是哪一基本方针的体现?

    2. (2) 材料二中“一国两制”是谁提出的伟大构想?

    3. (3)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实践的事例是港澳回归。香港、澳门分别是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香港、澳门最终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26. 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 (1) 我国在建国初期保障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 (2) 材料一出自1954 年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它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3. (3)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材料二所说的是1982年颁布的法律文件有何重要作用?

    4. (4) 1986年颁布的为推进九年义务教育、保障我们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受教育机会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