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贵阳市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5-29 浏览次数:252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向薯片袋內充入氮气可以防止薯片氧化变质 B . “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措施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C . 海水淡化时可以采用蒸馏、电渗析、离子交换等多种方法 D . 石英光导纤维是一种新型通信材料,它属于硅酸盐材料
  • 2. 山梨酸又称为清凉茶酸,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山梨酸的钾盐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及其钾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山梨酸钾的化学式为C6H8O2K    B . 山梨酸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 . 山梨酸钾的水溶液略显碱性 D . 与山梨酸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共有7种
  • 3. 铬(Ⅵ)的化合物有较大毒性,如不回收利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某混合浆液含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电解分离装置,可以使浆液较完全地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通电后CrO42-将通过阴离子膜进入阳极室    B . 阴极室最终只能得到Na2SO4和H2 C .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    D . 分离后所得含铬元素的粒子有CrO42-和Cr2O72-
  • 4.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碎瓷片后,产物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该反应中有还原性物质生成

    B

    向25mL沸水中加入5~6滴0.1mol/LFeCl3溶液,继续加热

    溶液变成红色

    有氢氧化铁胶体生成

    C

    1mL20%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并加热,然后加入新制Cu(OH)2煮沸

    产生红色沉淀

    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

    D

    向AgCl悬浊液中先滴加0.1mol/LKI

    溶液,再滴加0.1mol/LNa2S溶液

    白色沉淀先变为黄色,后变为黑色

    Ksp(AgCl)<Ksp(AgI)

    <Ksp(Ag2S)

    A . A    B . B    C . C    D . D
  • 5.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和W,元素X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等于0;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与其最常见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Z元素与Y、W均相邻,Y、Z、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可能是氢元素或碳元素 B . Y与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为无色气体 C . Y、Z和W三种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中,H2Z沸点最高 D . 若X、Y、Z、W四种元素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则其原子个数比可能为8∶2∶4∶1
  • 6.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还原铁粉处理含Fe(NO3)3、Cu(NO3)2、HNO3的废水,所加还原铁粉的质量与溶液中Fe2+的浓度变化关系如下图(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有关结论错误的是(    )

    A . 加入铁粉质量小于56g时发生的反应为Fe+NO3-+4H+=Fe3++NO↑+2H2O B . 当加入的铁粉质量超过168g后,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Fe(NO3)2(忽略Fe2+的水解) C . 原废水中Fe(NO3)3的浓度为2mol/L,Cu(NO3)2的浓度均为1mol/L D . 原废水中三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NO3>Fe(NO3)3>Cu(NO3)2
  • 7. 已知常温时HClO的Ka=3.0×10-8 , HF的Kb=3.5×10-4。现将pH和体积都相同的次氯酸和氢氟酸溶液分別加蒸馏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曲线Ⅰ为次氯酸稀释时pH变化曲线 B . 取a点的两种酸溶液,中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氢氟酸的体积较小 C . 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 D . 从b点到d点,溶液中 保持不变(HR代表HClO或HF)
二、实验题
  • 8. 碱式碳酸铜矿石又叫孔雀石。已知碱式碳酸铜粉末不溶于水和醇,用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可以得到碱式碳酸铜,为了探究该反应得到的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某班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称取12.5g胆矾,研细,滴加4滴稀硫酸,溶于适量蒸馏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CuSO4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充分振荡,将所得蓝绿色悬浊液静置后过滤,依次用蒸馏水、无水乙醇洗涤所得蓝绿色固体,最后低温烘干备用。

    1. (1) 配制CuSO4溶液时,滴加稀硫酸的作用是
    2. (2) 用无水乙醇洗涤蓝绿色固体的目的是
    3. (3) 【实验探究】

      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用制得的蓝绿色固体进行实验。

      请按要求答下列问题:

      检查完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后,实验开始前需通入一段时间气体N2 , 然后关闭弹簧夹K,再点燃A处酒精灯加热,控制C中导管均匀地产生气泡。通入N2的作用是,N2的电子式为

    4. (4) 点燃A处酒精灯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5. (5) 装置C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 (6) 同学们查阅文献得知:Ksp[CaCO3]=2.8×10-9 , Ksp[BaCO3]=5.1×10-9 , 经讨论认为用Ba(OH)2代替Ca(OH)2来定量测定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会更好,其原因是(选填下列字母代号)。

      a.Ba(OH)2的碱性比Ca(OH)2

      b.Ba(OH)2溶解度大于Ca(OH)2 , 能充分吸收 CO2

      c.相同条件下,CaCO3的溶解度明显大于BaCO3

      d.吸收等量CO2生成的BaCO3的质量大于CaCO3 , 测量误差小

    7. (7) 若蓝绿色固体的组成为xCuCO3·yCu(OH)2。取干燥后的蓝绿色固体10.84g,煅烧至完全分解后得到8.00g固体及1.08gH2O。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 9. 工业上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 为主要原料制备高锰酸钾(KMn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原料软锰矿在使用之前通常需粉碎,其目的是
    2. (2) “烘炒”时是将混合物放入某种材质的坩埚内,混合均匀,小火加热至熔融,有K2MnO4和KCl生成,则烘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烘炒”时所用坩埚的材质可以选用(填字母)。

      a.石英              

      b.氧化铝              

      c.硅酸盐陶瓷              

      d.铁

    3. (3) 已知水溶过程中无化学反应发生,通入CO2使反应体系呈中性或弱酸性即可发生歧化反应,则歧化时发生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 (4) 对滤液进行蒸发浓缩时,温度不宜超过60℃,其原因是;将蒸发温度控制在60℃左右的最佳操作方法是
    5. (5) 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6. (6) 用CO2歧化法将K2MnO4转化为KMnO4属于传统工艺,现代工艺多采用电解法,即电解K2MnO4水溶液,电解槽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与“CO2歧化法”相比,“电解法”的显著优点是
三、填空题
  • 10. 为使空气质量达标,完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的目标,离不开各种化学处理方法。
    1. (1)  一定条件下,用CO处理燃煤烟气中的SO2可生成液态硫,实现硫的回收。

      已知:2CO(g)+O2(g) 2CO2(g) △H=-566kJ·mol-1

      S(l)+O2(g) SO2(g) △H=-296 kJ·mol-1

      则用CO处理燃煤烟气中SO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 (2) 研究发现利用反应4NH3(g)+4NO(g)+O2(g) 4N2(g)+6H2O(g) 可消除NO的污染。当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3、3∶1和4∶1时;NO脱除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

      ① 一定温度下密闭的恒压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4v(N2)=v(O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c(N2)∶c(H2O)∶c(NH3)=4∶6∶4

      d.单位时间内断裂12molN-H键的同时断裂4molN≡N键

      ②曲线a中,NO的起始浓度为6×10-4mg/m3 , 从A点到B点经过0.8 s,该时间段内NO 的脱除速率为mg/(m3·s)。

      ③ 曲线b对应的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做出该判断的理由是

    3. (3) 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进行脱硫、脱硝的处理。已知,温度为323K时,在浓度为5×10-3mol·L-1的NaClO2溶液中通入含有SO2和NO的混合气,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

      离子

      SO42-

      SO32-

      NO3-

      NO2-

      Cl-

      c/ (mol·L-1)

      8.35×10-4

      6.87×10-6

      1.5×10-4

      1.2×10-5

      3.4×10-3

      则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增大压强,NO的转化率 (填“提高”、“不变" 或“降低”)。

  • 11. 开发新型储氢材料是氢能源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Ti(BH4)3是一种储氢材料,  可由TiCl4和LiBH4反应制得。

      ①基态Ti3+的电子排布式为;LiBH4中Li、B、H 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②另有一种含钛元素的新型材料,其理论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虚线框内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2. (2) 氨硼烷(NH3BH3)是优良的储氢材料,少量氨硼烷可以由硼烷(B2H6)和NH3合成。

      ①NH3BH3中是否存在配位键(填“是”或“否”);与NH3BH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

      ②B、C、N 与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氨硼烷在高温下释放氢后生成的立方氮化硼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硬度略小于金刚石。则立方氮化硼晶体可用作(选填下列字母序号)。

      a.切削工具             

      b.钻探钻头              

      c.导电材料             

      d.耐磨材料

    3. (3) 一种有储氢功能的铜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

      ①若将Cu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CaF2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为

      ②铜与其它许多金属及其化合物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

    4. (4) 金属氢化物也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储氢材料。某储氢材料是短周期金属元素R的氢化物。R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I1/KJ·mol-1

      I2/KJ·mol-1

      I3/KJ·mol-1

      I4/KJ·mol-1

      I5/KJ·mol-1

      738

      1451

      7733

      10540

      13630

      ①该金属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②若氢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有4 个H原子位于面上,其余H原子位于晶胞内),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 , 则该晶胞的体积为cm3[用含ρ、NA的代数式表示(其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四、推断题
  • 12. 以芳香烃A(C7H8)为主要原料合成重要的医药中间体J的流程图如下:

    已知:① (-NH2易于被强氧化剂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的结构简式为,其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2. (2) B→C 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④的反应类型为
    3. (3) 反应⑧所需试剂和条件为;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4. (4) 反应⑥和⑦的顺序是否可以交换过来?(选填“是”或“否”)。分析⑥→⑨步的反应,其中反应⑥的主要目的是
    5. (5) K是J的同分异构体,其苯环上的取代基与J的相同但位置不同,则K可能的结构有种。
    6. (6) 请参照题中所示合成路线,以苯和 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 的合成路线。合成路线示例如下:CH3CH2OH CH2=CH2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