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那坡县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8-11-09 浏览次数:24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 20. (2018七下·那坡期末) 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

    请回答:

    1. (1) 请写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名称和为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
    2. (2) 西汉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思想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3. (3) 明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许多措施,请你列举两例。清朝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 21. (2018七下·平果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综观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的中国科学技术,就是这样:在近代科学的园地里仍然是空白一片;在传统科学的发展中,则由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中断……整个中国科学技术在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束缚下,走进了死胡同。在西方科学技术普遍繁荣的年代,中国科学技术却陷入了停滞状态,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就不能不是一个极大的悲剧。

    ——《中西500年对比》

    材料二: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二〇〇三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接近十二万亿元人民币,在世界稳居第六。这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很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后四年中国经济仍然会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向全世界展示我们正在告别贫困落后、创造繁荣富强的生活。

    1. (1) 列举明朝以前我国领先世界的四项科技成果。
    2. (2)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什么?
    3. (3) 对比材料一,二不同的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 22. (2018七下·那坡期末) 观察下面四幅地图,回答问题。

    1. (1) 图二,图四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地方行政制度?
    2. (2) 图一中的地方行政制度的积极作用如何?
    3. (3) 图三中的地方行政制度造成了什么问题,统治者采用了什么方式解决的?
    4. (4) 图四和图二中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关系?
    5. (5) 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 23. (2018七下·那坡期末)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 (1) 【了解岳飞】北宋灭亡,中原惨遭浩劫,岳飞的家乡相州也遭到金军的蹂躏。女真族的铁骑所过之处,老弱遭杀戮,妇女被掳掠,男子被强迫剃掉头发充当苦力。岳飞怀着深深的民族仇恨,时刻想奔赴战场,收复失土。但是父亲死后,母亲年老,使他犹豫不决。岳母深明大义,勉励儿子从戎报国,于是岳飞决定奔赴抗金战场,临行前,岳母请人在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记取母亲教诲,从此南征北战,不曾返回故乡。

      请给上图起一个名。

    2. (2) 【赞美岳家军】

      八大锤大闹朱仙镇金兀的十万大军驻扎在开封朱仙镇,进行顽抗。岳家军前哨的五百铁骑先出阵,双方一交手,金军即行崩溃。岳飞高兴地对部属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小明说黄龙府是金朝的都城,对吗?为什么?

    3. (3) 【痛惜岳家军】绍兴十一年八月,岳飞被弹劾罢官。宋金和议已展开,双方使者往还不绝。十月,岳飞接到“乞令班师”回朝的十二道金牌。岳飞气愤的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虽知此行凶多吉少,岳飞仍一意前往。不久被捕入狱高宗为了与金人言和,在秦桧的怂恿下,决定杀害岳飞。

      秦桧“乞令班师”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文中“十年之功”是指什么?

    4. (4) 秦桧以什么罪名杀害了岳飞?
    5. (5) 如果你是岳飞,你会班师回朝吗?
    6. (6) 【怀念岳飞】岳飞受到陷害,惨遭杀害。事发后,杭州城有一位卖油炸饼的小摊贩憎恨秦桧这对贼夫妇,就用面团捏了两个面人,代表秦桧和王氏,再把他们捏在一起,下油锅炸熟。他高声叫喊:(来,来,大家来吃『油炸鬼』,吃掉这对害人的狗男女!)(鬼)与(桧)谐音,(油炸鬼)影射秦桧。市民纷纷前来购买,个个拍手叫好。很快,这个小吃传遍全国,并流传至今。

      你一定吃过这种小吃,你知道这种小吃的名字吗?

    7. (7) 岳飞为什么受到人们的爱戴?
  • 24. (2018七下·那坡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隋统一全国后,天下安定,老百姓各安其业。那时,水旱灾害也比较少。皇帝下令在洛阳等地修建大型粮仓广储粮食。开皇末年,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

    ——摘编自《隋书》

    材料二: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满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少。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1. (1) 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这则材料反映出该皇帝在哪个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取得很好效果
    2. (2) “贞观”是谁在位时的年号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他在治理国家时所采取措施。
    3. (3) 材料三中,杜甫回忆那个令人难忘的往昔,有哪些令人忘怀之处?
    4. (4) 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涉及的三位皇帝在治国安邦中共同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