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计算题
四、综合题
  • 27. (2018八下·九台期末) 如图所示,一个篮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画出它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


  • 28. (2018八下·九台期末) 按下列要求作图。如图是用螺丝刀撬开桶盖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

  • 29. (2018八下·九台期末) 如图所示。请你画出利用滑轮组向下用力提起木箱的绕绳方法。


  • 30. (2018八下·九台期末) 如图所示,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的木块,木块的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由下表分析可知

    实验次数

    木块运动状态

    测力计示数(N)

    1

    静止

    0.6

    2

    匀速直线

    0.7

    3

    直线运动

    0.8

    1. (1)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N。
    2. (2) 在第一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3. (3) 在第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31. (2018八下·九台期末)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各小组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物理量

    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

    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绳自由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

    η

    1

    1

    0.1

    0.6

    0.3

    55.6%

    2

    2

    0.1

    0.9

    0.3

    74.1%

    3

    3

    0.1

    1.2

    0.3

     ▲    

    ⑴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⑵第一组同学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上表。则第3次实验中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J,总功为J,机械效率为

    ⑶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及测量结果可知: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

    ⑷第二组同学也利用1N、2N、3N的钩码进行三次实验,每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均大于第一组同学的测量值,不可能的原因是(选填选项符号)。

    A.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未调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方

    B.弹簧测力计每次拉动钩码时均加速上升

    C.第二组所使用的动滑轮的重力小于第一组

  • 32. (2018八下·九台期末)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格等距)

    1. (1) 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2. (2) 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的大小,因此应将图甲所示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往(选填“左”或“右”)调
    3. (3) 在图乙中的A处先挂2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在B处挂

      个同样的钩码;然后再把挂在B处的钩码拿掉,在P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1的方向,大小为N。

    4. (4) 接着,小明提出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在杠杆D点处挂上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重力为阻力F,多次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测量,发现:F1′L1′总是大于F2′L2′,其原因主要是受作用的影响。
    5. (5) 图丙中,当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原因是
  • 33. (2018八下·九台期末) 如图1所示的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中,物块B被推动的距离能够反映小球A动能的大小,理由是物块B被推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球A对物块B做功
    2. (2) 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该选用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实验表明,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
    3. (3) 进一步探究发现,同一小球下落的高度越高,物块B被推出的距离越。实验表明,质量相同时越大,动能越大。
    4. (4) 分析实验现象,想到图2所示的交通标志牌中,不同车型限速不同的原因是:动能一定时,因为大货车的大,所以限速低。
  • 34. (2018八下·九台期末) 如图甲所示,一个容器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中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为一凹面。可以用它来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1. (1) 向容器左侧注入水的过程中发现随着水量的增多,橡皮膜的形变越来越明显,这说明
    2. (2) 接着向右侧缓慢注入另一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乙时,橡皮膜是平的,则ρρ , 此时两侧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p
    3. (3) 此时,若在两种液体中放入两个质量相等的不同物体甲和乙,静止时甲漂浮,乙悬浮(液体均无溢出),则橡皮膜(选填“向左凸”、“向右凸”或“相平”)
  • 35. (2018八下·九台期末) 小明按照教材中“动手动脑学物理”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如图所示。

    1. (1) 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在液体中。
    2. (2) 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甲所示,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密度计受到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ρ(选填“<或“=”)
  • 36. (2018八下·九台期末) 课外活动中,小明利用实验室里的圆底烧瓶制作自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圆底烧瓶的容积是175cm3 , 当瓶中空气的体积为25cm3时,潜水艇模型可以停在液面下任何深度。

    1. (1) 若通过细管A向瓶中压入空气,潜水艇模型将
    2. (2) 当瓶中空气的体积为75cm3时,潜水艇模型恰好有四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潜水艇模型的体积为cm3 . (软木塞、细管的体积和重以及瓶中的空气重忽略不计)
    3. (3) 小明经过思考,利用以上数据计算出圆底烧瓶的玻璃密度为kg/m3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