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西城中学七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17-03-10 浏览次数:58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二、解答题
  • 21. (2016七上·泰兴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三: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战国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1.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是哪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论编撰成了哪一本书?

    2. (2) 材料二是谁说的话?这三句话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3. (3) 材料三中“书籍被烧”带来的“致命打击”指的是秦朝哪一事件?

    4. (4) 材料三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是指春秋战国以来思想界活跃的什么现象?你能说出还有哪家思想,代表人物是谁吗(答出其中一家就行)

  • 22. (2016七上·泰兴期末)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写出两点)

    2. (2) 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3. (3) 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 (4) 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

    5. (5) 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 23. (2016七上·泰兴期末)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材料二:“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三国鼎立形势图:

    1. (1) 阅读材料一,请回答:李白诗中所述的是秦王什么贡献?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在政治上创立了什么重要的制度?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他又创新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

    2. (2) 材料二中提到的是汉武帝在思想上实行的什么措施?这个措施有什么影响?

    3. (3) 除此以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他还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4. (4) 材料三中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局面,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请根据《三国鼎立形势图》正确填写三国的名称。A;B;C

  • 24. (2016七上·泰兴期末)

    “领略迷人的西域风情,聆听沙的呼吸,触摸历史的脉搏──追寻丝路”这是某旅行社刊登的广告。现有顾客上门咨询,请你当一名历史导游,依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对文中“丝路”的开通,功劳最大的是谁?他出发地点在哪里?他第一次到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 (2) 该“丝路”的长期维持主要得益于西汉政府设立的什么机构对西域有效管辖?

    3. (3) 该“丝路”的开通,有什么积极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