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山东省临沂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7-04-05 浏览次数:269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2015年12月29日.“高分4号”对地观测卫星升空.这是中国“高分”专项首颗高轨道高分辨率、设计使用寿命最长的光学遥感卫星,也是目前世界上空间分辨率最高、幅宽最大的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下列关于“高分4号”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卫星定点在北京上空 B . 该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 C . 它的高度和速度是一定的,但周期可以是地球自转周期的整数倍 D . 它的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但高度和速度可以选择,高度增大,速度减小
  • 2.

    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如图甲所示,在ab线圈中通以如图乙所示的电流(电流从a流入为正),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以中感应电动势Ucd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

    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金属框abcd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平行于ab边向上,当金属框绕ab边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a、b、c、d四点的电势分别为φa、φb、φc、φd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金属框中无电流,φad B . 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d﹣c﹣b﹣a,φa<φd C . 金属框中无电流,Ubc=﹣ D . 金属框中无电流,Ubc=﹣BL2ω
  • 4.

    如图所示,在x轴上方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原点O处存在一粒子源,能同时发射大量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重力不计),速度方向均在xOy平面内,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θ在0~180°范围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发射速度大小相同的粒子,θ越大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短 B . 发射速度大小相同的粒子,θ越大的粒子离开磁场时的位置距O点越远 C . 发射角度θ相同的粒子,速度越大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短 D . 发射角度θ相同的粒子,速度越大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角速度越大
  • 5.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圆筒,从圆筒上边缘等高处同一位置分别紧贴内壁和外壁以相同速率向相反方向水平发射两个相同小球,直至小球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和所有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筒外的小球先落地 B . 两小球的落地速度可能相同 C . 两小球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相等 D . 筒内小球随着速率的增大.对筒壁的压力逐渐增加
  • 6.

    一电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从A到B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其电势能Ep随距A点的距离x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电子的动能逐渐增大 B . 该电场可能是匀强电场 C . 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D . 该电子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 7.

    一个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用F表示质点所受的合外力,x表示质点的位移,如图所示四个选项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8. 17世纪,伽利略就通过实验分析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从而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应用了微元的思想方法 B . E= 运用了比值定义的方法 C . 速度v= ,当△t非常小时可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D .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的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二、<b >非选择题</b>
  • 9.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发现实验数据误差很大,怀疑电源的频率不是50Hz,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电源的频率.已知砝码及砝码盘的质量为m=0.1kg,小车的质量为M=0.4kg,不计摩擦阻力,g取10m/s2 . 图乙为某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已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三个点未画出.

    1. (1)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2. (2) 根据纸带上所给出的数据,可求出电源的频率为 Hz;

    3. (3) 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

  • 10.

    C•S史密斯在1954年对硅和锗的电阻率与应力变化特性测试中发现,当受到应力作用时电阻率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材料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压阻效应被用来制成各种压力、应力、应变、速度、加速度传感器,把力学量转换成电信号,半导体压阻传感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航空、化工、航海、动力和医疗等部门.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某长薄板电阻Rx的压阻效应时,找到了如图所示器材(已知Rx的阻值变化范围大约为几欧到几十欧):

    A.电源E(3V,内阻约为1Ω)

    B.电流表A1(0.6A,内阻r1=5Ω)

    C.电流表A2(0.6A,内阻r2约为1Ω)

    D.开关S,定值电阻R0

    1. (1) 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电阻Rx的阻值,请根据所给器材画出合理的实物连接图(部分导线已画出,电表A1、A2已标出);

    2. (2) 在电阻Rx上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时,闭合开关S,A1的示数为I1 , A2的示数为I2 , 则Rx=(用字母表示);

    3. (3) Rx与压力F的关系如图l所示,某次测量时电表A1、A2的示数分别如图2、图3所示,则这时加在薄板电阻Rx上的压力为 N.

  •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物块自高台上A点以4m/s的速度水平抛出后,刚好在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半径为0.5m的光滑圆弧轨道运动.到达圆弧轨道最底端C点后沿粗糙的水平面运动4.3m到达D点停下来,已知OB与水平面的夹角θ=53°,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 (1) AB两点的高度差;

    2. (2) 物块到达C点时,物块对轨道的压力;

    3. (3)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12.

    如图甲所示,在直角坐标系0≤x≤L区域内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右侧有一个以点(3L,0)为中心、边长为2L的正方形区域,其边界ab与x轴平行,正方形区域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M、N.在该正方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e的电子,从y轴上的A点以速度v0沿x轴正方向射入电场,飞出电场后从M点以与x轴夹角为30°的方向进入正方形区域,并恰好从d点射出.

    1. (1) 求匀强电场E的大小;

    2. (2) 求匀强磁场B的大小;

    3. (3) 若当电子到达M点时,在正方形区域换加如图乙所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以垂直于纸面向外为磁场正方向),最后电子运动一段时间后从N点飞出,求正方形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B0大小的表达式、磁场变化周期T与B0的关系式.

三、<b >选做题</b>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能源在利用过程中有能量耗散,这表明能量不守恒 B . 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也不可能把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 . 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而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 D . 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E . 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 14.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气缸,活塞横截面积为S=0.01m2 , 厚度不计.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气缸侧壁有一个小孔,与装有水银的U形玻璃管相通.气缸内封闭了一段高为L=50cm的气柱(U形管内的气体体积不计).此时缸内气体温度为27℃,U形管内水银面高度差hl=5cm.已知大气压强p0=1.0×105Pa,水银的密度ρ=13.6×103kg/m3 ,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①求活塞的质量m;

    ②若在活塞上缓慢添加M=26.7kg的沙粒时,活塞下降到距气缸底部H=45cm处,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温度.

  • 15.

    如图所示,横截面为半圆形玻璃砖,O点为圆心,OO′为直径PQ的垂线.已知玻璃砖的折射率n=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则光线在该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为;一条与OO′连线成60°角的光线从玻璃砖的圆心射入玻璃砖,则光线从玻璃砖出射方向与最初入射方向的夹角为

  • 16.

    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沿﹣x方向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图,M、N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和(﹣7,0),已知t=0.5s时,M点第二次出现波峰.

    ①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多大?

    ②从t=0时刻起,经过多长时间N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③当N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M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 17. 静止的镭核 发生α衰变,生成Rn核,该核反应方程为,已知释放出的α粒子的动能为E0 , 假定衰变时能量全部以动能形式释放出去,该衰变过程总的质量亏损为

  • 18.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2m的两滑块A、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长度均为L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射入木块A,子弹穿出A后又水平射入木块B而未穿出,此后B与A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已知滑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求:

    ①子弹穿出A时的速度:

    ②子弹穿过A的过程中滑块A的位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