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届四川宜宾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1199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17高三上·莆田月考) 东汉班固认为在周代“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先生认为:商代遗民在亡国之后沦落为执丧礼者,“儒”即西周人对此类人的蔑称,两种说法反映了(    )

    A . 时代和个人因素直接影响史学论断 B . 王朝更替造成儒家社会角色的转变 C . 儒家在源流和功用上存在着多元性 D . 商周社会文化转型模糊了后人认识
  • 2. (2017·宜宾模拟) 从武则天起,唐(周)中央政府经常“就食东都洛阳”,但中央禁军仍旧常年部署在长安及其周围。杭州、扬州、开封、汴河成为唐中后期关中地区政治中心存废的关键,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洛阳取代长安的政治中心地位 B . 中央政府制约地方门阀势力的需要 C . 运河流域及其支流物资的支持 D . 唐代城市政治、经济职能出现分工
  • 3. (2017·宜宾模拟)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但汉唐儒家崇奉的是《诗》、《书》等“五经”,《论语》并不在其中,直到北宋中期以后才把《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列为“四书”,并抬高至“五经”之前,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 汉唐儒学与孔子思想背离 B . 科举取士制度的逐渐僵化 C . 现实需要借助于儒学原典 D . 理学已开始成为统治思想
  • 4. (2017·宜宾模拟) 宋代以后,乡绅成为古代社会的重要阶层出现,崇祯年间,邓藩锡知福建龙岩县,因得罪“权绅”被朝廷左调至浙江嵊县;江南乡绅甚至与知识分子组成的东林党相抗衡、成功阻挠李三才入内阁,此类事件在明代极为常见。可见明代乡绅(    )

    A . 集中于商品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 B . 能够左右从地方至中央的决策 C . 介入党争和搅乱正常的政治秩序 D . 是传统政治在明代的集中体现
  • 5. (2017·宜宾模拟) 1843年8月,清政府审定《五口通商章程》,对某些条款表示不同意见,但对领事裁判权却认为“通商之务,贵在息争”。如此可以“免致小事酿成大案”。这反映了清政府(    )

    A . 竭力塑造通商大国形象 B . 对近代国际关系茫然无知 C . 力图改变小农经济状态 D . 试图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 6. 鸦片战争后,社会普遍把洋货视之为“奇技淫巧”,认为这是导致财富外溢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以自制洋货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这种变化表明(    )

    A .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 B . 传统手工业品市场日渐萎缩 C . 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 D . 追逐西方时尚成为社会主流
  • 7. (2017·宜宾模拟) 甲午成为了中国民主观念演进的分水岭,人们对儒学的意识形态产生了更加严重的动摇,进化论在中国知识界备受推崇并逐渐成为晚清思想界的主流观念,时人称之为“天演公理”。主要是因为当时(    )

    A . 儒学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B . 广大知识分子在变法中的偏激倾向 C . 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时代主题 D . 进化论思想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
  • 8. (2017·新余模拟) 1921年底至1922年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回到上海后,建议中共加入到国民党之中,该建议立即遭到陈独秀的反对,但在1923年的中共三大上还是通过了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方式来实现国共合作。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合作(    )

    A . 可以弱化国民党在中国国内的影响力 B . 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选择 C . 将扩大中共在南方的群众、军事基础 D . 有利于改造和纯洁国民党的阶级成分
  • 9. (2017·宜宾模拟) 苏格拉底认为政治是一种“最尊贵的才能,一种最高贵的才艺。因为它是王者的技艺,是称作帝王之术的”。他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A . 多数人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 . 公民大会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C . 公民大会排斥政治精英的参与 D . 社会底层控制了国家管理权
  • 10. (2023高一下·科尔沁期末) 文艺复兴时期,马洛笔下的浮士德是在魔鬼的引导下,享受了24年纵情声色的世俗生活,最后把灵魂交给了魔鬼。而在启蒙运动时期,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却是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被上帝拯救,灵魂归于上帝。可见(    )

    A . 启蒙运动更强调个人力量 B . 启蒙运动彻底改变了人文主义精神 C . 启蒙运动时期宗教性更强 D . 两个浮士德都处于中世纪的蒙昧中
  • 11. (2017·宜宾模拟) 1609年,荷兰人格劳修斯匿名发行的《海洋自由论》一书,曾断言:“任何国家到任何他国并与之贸易都是合法的,上帝亲自在自然中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他们被禁止进行贸易,那么由此爆发战争是正当的。”格劳修斯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当时荷兰(    )

    A . 为了获取商品市场与原材料产地 B . 已经完成海军军队的近代化改革 C . 以重商主义推动了海上自由贸易 D . 力图打破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
  • 12. (2017·宜宾模拟) 从1887—1897年,英国议员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伴随着政党组织的日益完善,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这种局面体现了英国(    )

    A . 夺权时期资产阶级的权力需求 B . 政治文明出现了倒退 C . 代议制民主被政党政治所取代 D . 宪政民主的不断完善
二、综合题
  • 13. (2017·宜宾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得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欧文认识到,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产品和财富的增加并未得到合理的分配,它被少数人所攫取,使得社会大多数人陷于贫困和不幸。在这一体制下,资本家在追逐利益的驱动下用最小的成本实现着财富的不断增殖。人们热衷于财富积累,不惜残酷打击竞争者,人类的正直、坦率、诚恳、公正等品质荡然无存。因此,私有财产是贫困和不平等的唯一根源,由于贫困而在全世界引起各种罪行和灾难。欧文疾呼,要创设一种新制度,构建一个新社会,其原则是共同劳动、共同占有、权利和义务平等,没有剥削、压迫,有组织的计划经济将取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材料二: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如何实现个人财富的增加以及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这是斯密长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重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家出于“私人利润的打算,是决定资本用途的唯一动机”,他们“所考虑的不是社会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在斯密看来,市场的自由竞争实现了社会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引导着人们实现着个人利益,也增进着国家的财富,这是现行社会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是个人财富与国民财富增长的动力。总之,要建立起“最明白最单纯的自然自由制度”,在这一制度下,财产私有并得到保护,实现了经济的自由,这种体制的社会应是一个高度自由的社会。

    ——均摘编自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文与斯密对工业文明体制认识的不同之处,并概括两人思想所贯穿的共同主题。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文与斯密对工业文明体制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并指出其相同影响。

  • 14. (2017·宜宾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列为中国近代以来留学路线示图:

    詹天佑(1861年—1919年),清政府出于“振兴计划”的需要,使欧美的长技为我所有,在1872年从上海出赴美留美。詹天佑作为其中之一,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回国后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

    黄兴(1874年—1916年),在20世纪初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革的大潮中,留学生无疑是一群“弄潮儿”。1902年,黄兴赴日本留学,到日本后,他与杨笃生等创办了《游学译编》杂志,主要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革命历史,宣传民主革命和民族独立。

        刘少奇(1898年—1969年)1921年夏,他赴俄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信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确能救中国”。同年冬天,他由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此时的留学生沟通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社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据陈学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 15. (2017·宜宾模拟)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宋代司法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在中国古代司法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司法体制上,中央司法机关以大理寺和刑部为主,分掌司法审判和审判复核工作。御史台除监察职能外,也具司法监督和司法审判职能。另外,在三法司之以外,在宫中增设审刑院,审刑院受命于皇帝,不仅有权决定案件是否审理,而且是刑部之上的复审机构,限制了大理寺和刑部的权力。在司法审判制度方面,中央大理寺、刑部设有详断官(断司)、详议官(议司)分别负责审讯、检法用律,就是根据已经认定的事实,检索有关法律条文,定罪量刑。检法断刑的官员无权过问审判,负责审判的官员又无权检法断刑。在民事诉讼上规定州县官府可以受理民事诉讼,对民事诉讼的时效也有很多规定,如宋太祖时,因战乱离走、平安返回认领田宅者,超过十五年的,官府不再受理。宋代的证据制度最为突出的就是检验制度。规定了司法人员必须检验或不必检验的各种情况,检验要经过报检、初检、复检三个程序,要作笔录。对检验人员的组成及其责任也有严格规定,检验人员应按照检验的范围、时间,如实进行检验,不许受贿舞弊。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等

    1. (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法律改革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