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淮海中学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301 类型:高考模拟
一、语言文字运用
  • 1. (2016·南通模拟)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找到“桃花源”。不同的“桃花源”,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

    A . 钟灵毓秀   按图索骥    映射 B . 海市蜃楼   按图索骥    折射 C . 海市蜃楼   顺藤摸瓜    折射 D . 钟灵毓秀   顺藤摸瓜    映射
  • 2. (2016·淮阴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日美双方决定把自卫队和美军的合作扩大到全球规模,提出了从平时到发生突发事件时的“无缝”合作。 B . 在“拼低价”的旅游业经营模式下,底薪只有数百元的导游接团时往往需要垫付人均数百元的“人头费”,他们往往千方百计通过诱导购物以获得高额返点来盈利和“填坑”。 C . 《速度与激情》在创造了15天破20亿的票房奇迹后,《左耳》也迎来了两天近两亿的好消息,这个票房表现显得异常珍贵。 D . 网络专车平台吸纳私家车进入,在客观上有助于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但在服务质量和安全性上存在较大问题。
  • 3. (2016·淮阴模拟)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绝句《渔村夕照》中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晒网柴门返照景,桃花流水认前津。_______________ , 远吊怀沙作赋人。

    A . 蓑笠无踪失钓船 B . 买鱼沽酒湘江去 C . 湘妃独对君山老 D . 洞庭秋夜浪无踪
  • 4. (2017高一下·盐城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普通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关系最为密切,            。而文艺心理学更多采用体验和内省的方法。

    ①同时,它们又是两门学科,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②后者比前者更为复杂和微妙,它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内容。

    ③它在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文艺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普通心理学。

    ④从研究方法看,普遍心理学的研究更多采用实验方法,力求定量定性。

    ⑤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特殊心理——审美心理。

    A . ③①⑤②④ B . ③⑤④②① C . ⑤③④①② D . ⑤①②③④
  • 5. (2016·淮阴模拟)

    下列对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国集邮巡展活动的纪念戳图案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纪念戳中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集邮巡回展览”的文字与“2015.6~2015.9”的数字点明活动举办的主题及时间。 B . 纪念戳整体呈圆形,既体现中国人民的团结,也体现世界人民的团结,正因为团结才获得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C . 纪念戳中战士吹起冲锋号,旗帜迎风飘扬,邮票上“70”,暗合方寸之间再现波澜壮阔的抗日历史,以邮票为载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D . 纪念戳中锯齿形暗指长城,既象征了中国像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又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文言文阅读
  • 6. (2016·淮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三槐堂铭并序

    苏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

        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 , 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 , 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录之。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注】①晋国王公:下文称晋公,王祜。②魏国文正公:指王旦,封魏国公,谥文正。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千岁而不改者    阅:经历 B . 今夫物于人    寓:寄存 C . 功名富贵,与王氏等    略:大致 D . 王氏之福盖未也    艾:到达
    2.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指出,世上谈论天理的人,往往都不等到天理最后彰显就去求取善恶回报,因而世人常常认为天理是不可捉摸的。 B . 晋公自身修养德行,几十年后,子孙后代中出现了很多的贤能之士,这就印证了作者的观点:善行会有善报。 C . 作者比较了王祜的后人与李栖筠的后人,认为王李两家子孙的才能、气质、功名富贵和忠信仁厚等都不相上下。 D . 铭中也指出,与王祜等相比,我辈小人,早晨不考虑晚上,只知窥察时机,追求名利,哪里还有空闲修养自己的德行?
    3. (3)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②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

    4. (4) “三槐”与王家人有着怎样的关联? 请简要概括。

三、古诗词鉴赏
  • 7. (2016·淮阴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

    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愁肠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1. (1)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表达了什么意思?

    2. (2) 简要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3. (3) 前人评论“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认为“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请结合诗句简析。

四、默写
  • 8. (2016·淮阴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总角之宴,。(《诗经•卫风•氓》)

    ,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③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④绝巘多生怪柏, , 飞漱其间。(郦道元《三峡》)

    ⑤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

    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⑦仰不愧于天,。(《孟子•尽心上》)

    ⑧子夏曰:“博学而笃志, , 仁在其中矣。”(《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
  • 9. (2016·淮阴模拟)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哦,老木风箱

    马宝平

        ①木风箱,不过是丑笨的木箱子。然而,在过去,它可是普通农家必不可少的灶具,它那膛子里装满了奥秘和学问。

        ②它的外壳是用半寸厚的木板做成,密封严实。前后两面的侧板上,各留有二寸见方的一个“吸气口”。“吸气口”内壁悬吊着活动的小木板,叫“舌头”。风箱中间竖置一活动木板,周围密密地缚扎着一圈鸡毛,叫“毛头”。毛头像活塞一样和风箱内壁保持密封,它的面板上竖开两个直径约一寸的小圆孔,用来固定推拉杆,推拉杆的另一端通过小圆孔伸出风箱外,头部竖直安装一圆木柄,即拉风箱的把柄。拉风箱时,手握把柄,一推一拉,“舌头”也跟着有规律地一张一翕——“舌头”一张,外面的空气被抽进木箱里;“舌头”一翕,把吸气口挡严,木箱里的风就通过出风口呼呼地吹入了灶膛。

        ③冬天,尤其是数九隆冬时节,风箱就成了一家温暖的心脏。我们兄弟姊妹围坐在炕头上,父亲把柴火抱回屋子,不时地往灶膛里添柴,母亲不紧不慢地拉风箱,“呱嗒——呱嗒——”,给寒冷的生活注入了无限的暖意,给寡淡的日子增添了特别的情韵。

        ④临近年节,家家户户都忙着储备各种吃食,蒸花馍,炸麻花,做年糕、漏粉条等。每逢这种情形,婶子大娘们都来帮忙,拉风箱就成了我们兄弟姊妹的营生。

        ⑤蒸馍馍拉风箱可是有许多讲究的。这时候,婶子就耐心地指导我们:“拉风箱要长拉慢推,吃匀力,均匀有度。拉得太慢,吸不进风,风力小,不起火;拉得太快,风虽有力,但吹风时间短,火力也顶不起来;用力太猛,还会别住推拉杆‘憋住气’。还有,用力方向要吃准;偏上偏下,忽左忽右,推拉杆就会罢住。”随着婶子的一推一拉,风箱吹出了匀称适度的呼呼风声,炭块吐着红红的火舌舔着锅底,锅里的水开了,满屋子热气腾腾,笼罩着暖烘烘乐融融的氛围

        ⑥不多时,馍馍的香味就在屋子里弥散开来。母亲一揭蒸笼,我们来不及等到冷却,捡一个轻轻一咬,齿颊生香,余味绕舌。

        ⑦这种农家乐,在谁家帮忙,谁家就是年。母亲用准备好的肉、土菜做一顿丰盛的大餐,硬把亲邻留下。母亲忙着炒菜炖肉,我们帮着取碗递盘。炒菜最关键的是火候,我们小孩子把握不好。这时候,轮到父亲拉风箱了。那风箱也似乎更加热心,炭火轻吻锅底,屋子里香飘四溢。炖肉和各种土菜一样样地端上来……人们边吃边夸母亲的厨艺,母亲招呼这个应答那个:“往前坐,家常饭,要吃好,都是自家人,拿啥心哩!”她们那一张张笑脸,辉映着晾满屋子的花馍,乐成了花海。这时,室内屋外似乎弥漫着融融的春意,飘散着浓浓的年味。

        ⑧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我们的日子却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风箱陪伴在我们的生活中,她似一位慈祥的祖母,一天天,一年年唱着一首单纯而又执著的歌,为我们的生活鼓足了气,加满了劲。

        ⑨如今,木风箱,连同那些耧、连枷、车轱辘等旧式物件,都完成了它的使命,被闲置了。然而,它们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存在人们心灵的底片上,仿佛镌刻在山岩上的天书箴语。

    1. (1) 文章第①段“它那膛子里装满了学问”,请概括“木风箱”都有哪些“学问”?

    2. (2) 文章第②段详细地介绍了风箱的制作和工作原理,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 (3) 请赏析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现特色。

    4. (4) 请探究文章标题的意蕴。

  • 10. (2016·淮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文学书写要坚守核心价值观

        如今,文学书写面临多元选择,多元文化视野的拓展在更新文学创作题材的同时,文学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也受到了冲击。商业化浪潮下,文学已经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商品的属性。当下文学创作如何以一种更为有力的姿态引导读者的价值选择,从现象解读回归人性反思,从肤浅功利走向深层因果,核心价值观仍然要成为作家书写的题中应有之义。

        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不变诉求。从孔子的“士志于道”,到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再到汉末陈蕃的“澄清天下之志”,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都把道义层面的理性追求与现实层面的民生担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双重的文化人格:一方面崇尚理性,有坚贞气节,凛然傲骨;另一方面又心系民生,渴望建功立业,九死而未悔。这一传统到了近代五四时期虽有所改变,知识分子对道义的追求演变为对科学、民主的向往,民生的担当转变为救亡、启蒙的责任,但是双重关怀是不变的。到了当下,现代性的转变,带来了更高层面对科学理性的追寻,现实民生问题凸显为更深层面的人性道德反思。知识分子的双重关怀仍然不离不弃,既代表最先进的科技水平、思想文化方向,又心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社会前进的核心动力。正是这种双重关怀,使得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始终未尝脱离现实世俗生活,进入西方理性所谓“静观”的层面,片面地追求冷漠的科学真实。正是这种心系民生,汲汲入世的道德情怀,使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观亘古不变的代言人,而文学工作者更是其中之大宗。

        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关怀、政治色彩看似与文学的审美特质、艺术精神格格不入,实则不然。审美是文学诸多特质中的一点,从中国长远的历史传统来看,文学概念更多的存在于广义的层面上,广义的文学则不仅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还包括历史纪实、政治文案、思想论稿等作品。传统的文学与史学亦为一家,所谓“文史不分”。可见传统社会的经典道义,亦即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正是通过文学来传播立言的。

        五四之后,近代思想由西方引入,文学学科的划分成为近现代思想与传统决裂的一大标志,文学的概念特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审美成为一时之风气,作家的书写、读者的阅读都随之有了倾斜。当下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学作为一种系统整体活动,在作者书写、读者阅读、学者批评诸环节发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也应该由日常体验的表层进入到对人性、生命本质的深层思考。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上,杜绝肤浅,回归传统,寻找安身立命的民族之根,正是当下文学书写的应有之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学书写中的体现,也应当是在人本位的层面上,寻找民族立身的传统之根。

    1.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 (2) 从划线句子看,作者认为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关怀、政治色彩与文学的审美特质并不冲突,如何理解这一点?

    3. (3) 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文学要坚守核心价值观的理由。

六、作文
  • 11. (2016·淮阴模拟)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鲁迅。

  • 12. (2016·淮阴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晋宋间人以风度相高,故其书如雅人胜士,潇洒酝藉,折旋俯仰,容止姿态自觉有出尘意。陵夷至于中唐法度森然大备怒张挺勃之气亦已露矣唐初诸贤去古未远故犹有晋宋遗风观褚公所书哀册岂后人所可仿佛哉。古人所为常使意胜于法,而后世常法胜于意,意难识而法易知。颜柳之书,余一见即知其美。此书八九年中凡三见矣,今始识用意之妙。正犹有道君子,非久与之居不足知其所蕴也。

    (选自方孝孺《题禇遂良书<唐文皇帝哀册>墨迹》)

    1. (1)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陵夷至于中唐法度森然大备怒张挺勃之气亦已露矣唐初诸贤去古未远故犹有晋宋遗风观褚公所书哀册岂后人所可仿佛哉。

    2. (2) “颜柳”是唐代两位书法家的并称,请写出他们的名字。

    3. (3) 唐初与中唐书法大家的书法风格各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 13. (2016·淮阴模拟)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    )

    A . 沈从文的小说中多有对湘西民俗的展现:青年男女月夜对歌,表达爱慕之情,展现了当地的婚恋习俗;清明节时年轻小伙子们赛龙舟,表现了湘西的生活习俗;崇拜“傩神”,表现了湘西人的宗教习俗。 B . 《欧也妮•葛朗台》围绕欧也妮的爱情悲剧这一中心事件,以葛朗台家庭内专制所掀起的阵阵波澜、家庭外银行家和公证人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欧也妮被恋人查理抛弃的痛苦遭遇,这样三条相互交织的情节线索连串小说。 C . 《呐喊》中不恤用了曲笔,比如《药》中夏瑜坟上凭空出现的花环,《明天》里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D . 曹操与袁绍原都在何进手下从事,董卓篡位,两人又结盟兴义兵诛之,趁势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各人雄踞一方。后曹操趁着袁绍与袁术兄弟相争、手足相残之机,乘隙夺了冀州。 E . 《凤凰涅槃》是《女神》中的代表作,该诗抛弃了传统诗词对于纯意境的追求,传达了像凤凰涅槃般在旧的毁灭中寻找再生的“五四”精神。
    1. (1) 吴荪甫在操办吴老太爷丧事期间考虑应对哪几件事?

    2.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宝玉听说笑道:“这有何难,我荐一个人与你权理这一个月的事,管必妥当。”贾珍忙问:“是谁?”宝玉走至贾珍耳边说了两句。贾珍听了喜不自禁,连忙起身笑道:“果然妥帖,如今就去。”

          宝玉推荐的人是谁?请简述事情的经过。

  • 15. (2016·淮阴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全民焦虑”也称集体焦虑,它是一种广泛的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紧张心理状态。近日,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就“当下中国人为何焦虑?”做问卷调查,结论显示“全民焦虑”是当下中国的一种社会病基本成共识;而且焦虑问题多,焦虑度较高,特别是公众对关系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的焦虑程度远超对宏大命题的焦虑;更可怕的是这种焦虑情绪还可以相互传染,不容易通过心理的调适而化解。

        近年来,社会流动渠道堵塞,处于较低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人几乎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上流动,小康社会的美好理想被冷酷的现实打破,这种心理落差使他们感到失落、挫折和无助,于是就焦虑起来,浮躁起来。再者,在吃饱穿暖之后,人们日益关注自身的健康安全,但是,因为对“看病贵、看病难”等医疗保障不完善的忧虑,对食品、药品不安全的担心,对能否长寿以及长寿了生命、生活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的疑惑,加上一部分人的关注过度,出现了“关心则乱”的焦虑障碍。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引入了市场机制,旧的游戏规则被打破,而新的游戏规则正在建立之中,激烈的社会变迁使社会规范也变得不确定。在大多数人还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了。在富裕起来的人中,又有一部分人的收入和财产与非法、违法、犯罪有着难以切割的联系,更有一部分官员通过贪污受贿来敛财。这就造成了整个社会在道德方面的严重焦虑。然而,要对这种普遍的焦虑进行诊断和治疗,不能简单武断,操之过急,只对公众的焦虑进行批评指责是不明智不公道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急剧转型的时期,彻底治愈“焦虑症”绝非朝夕之功。

    (选自2013年《人民论坛》,有删改)

    1. (1) 从材料看,“全民焦虑”有哪些特点?

    2. (2) 根据材料,简要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全民焦虑”。

    3. (3) 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治疗“全民焦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