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易错题集(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新时间:2021-05-21 浏览次数:1306 类型:二轮复习
一、材料题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媾和、制定法律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雅典公民必须让子女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子女可拒绝赡养其父母;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梭伦的诗歌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是梭伦改革的内容,请概括归纳改革涉及哪几个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2. (2)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梭伦改革有何特征?体现了梭伦改革的侧重点是什么?

    3. (3) 梭伦改革对本国政治体制的形成有何影响?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与戎狄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

    ——《战国策》

    材料二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

        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而丞、监亦欲为利,则何以相禁?……别其势,难其道,故曰:其势难匿者,虽跖不为非焉。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

        私利塞于外,则民务属于农;属于农则朴,朴则畏令。

    ——《商君书》

    材料三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斗,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秦国民风的特点。

    2. (2) 据材料二,指出商鞅为转变民风所采取的措施。

    3. (3) 据材料三,简析秦国民风变化带来的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曾指出:“握枢密之任者,惟军机处数人。此外,则诸部只见纸册,千官皆同闲人。中央实行‘官缺制’、地方各级官员搞‘捐纳制’,致使大批德才皆无之人‘私相授受’‘世代在任’。”

    材料二 1901年3月,西班牙特使葛罗干照会清政府,明确提出“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7月24日,清廷发布上谕,“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1906年规定,中央立法权由议会行使,在议会成立以前,先设立资政院作为过渡性机构。并规定内阁行使行政权,法部行使司法权。

    1907年9月20日清廷下谕先设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10月11日,又令各省筹设咨议局,府州县筹设议事会。设立资政院的上谕颁布后,直到1910年10月3日,才在国会请愿的声浪中举行开院典礼。迫于形势急速变化,责任内阁于1911年成立,主要以皇族任责任内阁阁员,被时人称为“皇族内阁”。

    1.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官制存在的弊端。

    2.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清政府采取的改革措施。

  • 4. 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进行了全方位的变法,但他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明确提出,要像唐初魏征辅助李世民那样,“能以数年之间,而天下几致刑措,中国安宁,夷蛮顺服”,达到在北宋中叶再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新探》

    材料二 对王安石的变法,元丰年间的枢密院检详官梁焘曾指责说:青苗之钱未一及偿,而责以免役;免役之钱未暇入,而重以淤田;淤田方下,而复有方田;方田未息,而迫于保甲。是徒扰百姓,使不得少休于圣泽。

    ——《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新探》

    材料三 《宋史·王安石传》载: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神宗)忧形于色……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个人原因有哪些。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变法的认识。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关于废除奴隶制度的法令前,俄国有三个阶级分别提出解决农奴问题的方案。地主贵族的改革草案:主张只给农奴人身自由,不给他们土地所有权,并且提议减少农民的份地,坚决主张农民使用份地必须负担繁重的义务。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改革草案:主张解放农民并让农民得到他耕种的全部土地,但农民应付给地主赎金,否则就是破坏私有权,因而要求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实现两个阶级的妥协。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改革草案:主张彻底废除农奴制度,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陶惠芬《俄国近代改革史》

    1. (1) 1861年改革体现了上述哪个草案的内容?并分析此次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个草案未被采纳的主要原因。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期)俄国人口中的大多数是依附于主人的农奴。与1848年前东欧中部的情况相比,俄国的农奴身份更加具有法律义务。它类似美洲的奴隶制,因为农奴是被“占有的”,可以买卖,还可以在农业以外的工作上役使。部分农奴耕耘土地,无偿地为贵族们操劳,另一些可能会被他们的主人弄到工厂或矿上做工,或是为了诸如此类的目的租与他人。再有就是比较独立、像手艺人或技工那样工作的人,他们流动于城市之间或是在城里居住,但是他们必须从进项中提交一定费用给地主,或者在地主要求时回去。主人对他们的农奴负有某种家长式的责任,贵族们在村子里还成立一种个人的地方政府。和美国南方一样,法律从不干预或者只是极少地干预贵族与农奴之间的事务,因而农奴的命运每时每刻都取决于主人的个人品格和经济状况。

    1861年,俄国颁布了《解放法令》。之后,一位热心的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 (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改革前农奴、地主、国家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上述官员谈话内容的理解。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1. (1) 怎样理解“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为此进行的1861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2. (2) 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观察这一问题的着眼点是什么?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教育改革出现两类公立学堂,一曰“皇堂”,二曰“西堂”。“皇堂”保证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未谙人事时就在教育上获得最严格的训练。他们每天凌晨起床,由宫内唯一的太师授课。第一堂课是中国文学,当这些皇室学生走进教室时,老师要从他的椅子上起身,接受学生们的“大请”,他也回敬一个礼并坐下。中国文学课要上两个小时,然后是用满族的通古斯语和蒙古语作文。教师的级别比太师低一些,称“师傅”,他须在门口恭迎学生,并要先鞠躬,然后才开始上课,接下来的课程是在“谙达”(满语,教习皇子皇孙弓马、国语的人)辅导下进行马、步、箭等竞技运动。击剑、摔跤,年轻王子们一整天都用来进行脑力与体力的训练,他们睡得比较早。每天饮食也是定时定量,决不允许赌博。

    “西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除教授有关“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外,专门修习其他诸如数学或自然科学之类西方课程,“中学”教授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先贤们的著作,“西学”则用英文、法文或日文教习,此类教师虽非国子监毕业,但大都有出国研习经历,他们普遍受到当地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西堂”的学生们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大约为一元或一元五。另外,他们在学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

        ——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帝国的回忆》

    1. (1) 根据材料,比较清朝“皇堂”与“西堂”的办学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西堂”出现的背景。

  • 9. 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作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 (1) 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 10.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

  • 11.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2: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1,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2. (2) 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

    材料二 《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 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1. (1) 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

    2. (2) 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巨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成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

  • 14. 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货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 (1) 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2.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

    1. (1) 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 (2) 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

  • 17. “关陇集团”和“关中本位政策”是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概念,它对于研究北朝隋唐社会政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唐一代三百年间其统治阶级之变迁升降,即是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合集团之兴衰及其分化。”“当李唐初期此集团之力量犹未衰损,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几全出于同一系统之阶级,故李氏据帝位,主其轴心,其他诸族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而将相大臣与皇室亦为同类之人,其间更不容别一统治阶级之存在。”“宇文苟欲抗衡高氏及萧梁,除整军务农、力图富强等充实物质政策外,必应有精神上独立自成一系统之文化政策,……以关陇地域为本位之坚固团体。此种文化本位政策,范围颇广,包括甚重,要言之,既阳傅周礼经典制度之文,阴适关陇胡汉现状之实而已。”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940年)

    材料二 武则天破坏集团的工作首推科举制,大倡文辞之科破格用人,而文辞之科的进士科地位远胜明经科,这与关陇集团推崇的华夏正统经学治国理念也是大相径庭的。她开设武举科,也对军功贵族世袭在观念及实践上给予巨大冲击。武则天还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东移到洛阳,改变关中本位政策下以长安为信仰中心的格局。她还以婚姻为纽带,缔结“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以武氏寒族介入关陇集团,在文化层面把已经不占优势的关陇集团进一步拖下来,原来的胡汉精英集团堕落的速度加快了。

    ——曹印双《试析陈寅恪先生的关陇集团概念》

    1. (1) 据材料一概括“关中本位政策”的特征。

    2. (2) 材料二中武则天打击关陇集团的措施有何特点?其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点之一。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①废除科举制,大办各类新式学校(当时称为学堂)。1905年清政府下令停止科举取士,再加上鼓励兴办新式学堂的政策一一落实,我国出现近代以来兴办新式学校的热潮。到1909年,全国新式学堂的数量已达5 000多所。在校学生超过160万人。新式学校取代旧式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

    ②提出新的办学宗旨。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明确指出:“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明其智识,练其艺能。”1906年清政府又提出“忠诚、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崇尚科学技术等实用知识)”的五项办学原则,清政府主管教育的官员又宣称,学堂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体育培养人的身体之能力,智、德、美三育培养人的精神之能力,相应发展真善美之理想,以期培养完全之人物”。

    ③制定全国统一的新式学校学制。仿照日本将普通教育分为初等教育(幼儿园、小学)、中等教育(初中、高中)、高等教育(大学)。并规定各级学校的学习年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师范和工程技术职业教育。部分开放女子教育,允许兴办女子小学和师范学校。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提出的办学宗旨和传统旧式学校办学宗旨的异同。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东南沿海地区被日军占领,中国军费开支剧增,财政状况极为窘迫。中国108所高等院校中,91所遭日军轰炸,25所院校被迫停办。“抗战是长期的,各种人才都不可缺少,而战后的建国事业,更需要大量人才,因此教育不能中断,是中国可以薪火相传的根本”,这是当时中国政府的基本判断。

    政府有计划地将沦陷区90%的高级知识分子和37所高校转往大后方。抗战期间,全国专科以上高校增加了33所(31%),教员增加了3 623人(48%),学生增加了41 575人(99%)。在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国民政府也重视大学的科学研究。1938年到1944年,经济部共获准专利423项,是从民国初年到战前专利总数的182%。时任驻华参赞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认为:“这七年间的科学进步与贡献,比起过去30年来,在质在量皆有增无减。”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还选拔了66名的自费或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和欧洲各国,其中包括“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黄纬禄等8人,超过了“两弹一星”元勋总数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侯杨方《不绝的薪火:抗战时期的教育》

    1. (1) 根据材料指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李约瑟的观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