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松江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九上·松江期中) 首次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的科学家是(   )
    A . 牛顿 B . 阿基米德 C . 托里拆利 D . 帕斯卡
  • 2. (2018九上·松江期中) 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如图所示,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   )

    A . 减小对手的压强 B . 减小对手的压力 C . 增大对手的压强 D . 增大对手的压力
  • 3. (2018九上·松江期中) 如图,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容器底部A、B、C三点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A . pA>pB>pC B . pA=pB=pC C . pA<pB<pC D . 无法确定
  • 4. (2018九上·松江期中) 计算压强的公式p=F/s和p=ρgh,关于这两个公式的适用范围:①p=F/s普遍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但p=ρgh一般适用于液体;②p=F/s只适用于固体,p=ρgh一般适用于液体;③p=F/s只适用于柱形液体压强;④关于液体压强的求解p=F/s和p=ρgh均适用,但由于ρ和h容易测得,通常用p=ρgh求解。以上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①、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④
  • 5. (2018九上·松江期中) 如图所示,玻璃筒下端扎有橡皮膜,内放有一定量的水后,橡皮膜向外凸起。当将玻璃管慢慢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使橡皮膜恢复平整时(    )

    A . 水面比酒精液面要高一点 B . 水面比酒精液面要低一点 C . 水面与酒精液面相平 D . 三种现象都有可能
  • 6. (2018九上·松江期中) 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同种液体,则对于甲、乙两试管中所装液体的质量和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 . m<m , p>p B . m<m , p=p C . m=m , p=p D . m=m , p>p
  • 7. (2018九上·松江期中) 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装入不同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将两支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如图所示。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是p、p , 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p′,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p<p;p′= p B . p=p;p′<p C . p>p;p′> p D . p<p;p′< p
  • 8. (2018九上·松江期中)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不同液体A、B。已知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则( )

    A . 液体A的密度一定小于B的密度 B . 液体A的质量一定小于B的质量 C . 液体A的体积可能小于B的体积 D . 液体A的质量可能等于B
二、填空题
  • 9. (2018九上·松江期中) 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 它表示,当冰熔化成水时,质量将,体积将(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0. (2022九上·宝山期中) 同一物体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受到水对它的浮力是的;高度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装满水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的;同种物质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一般是的。(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 11. (2018九上·松江期中) 如图所示,边长为0.1米的正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为0.05米,该正方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帕,受到水的压力为牛.若将该正方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它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将(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 12. (2018九上·松江期中) 如图所示为紫砂茶壶。典雅精美,气质独特,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流传至今。

    ①茶壶的设计中用到了许多物理知识。如:为了让茶壶中的水能装满,壶嘴和壶身要做得一样高,这是由于它相当于一个(填写物理装置名称)。

    ②若将茶壶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向茶壶中倒入的水越多,茶壶对桌面的压强就越大,这是因为不变,茶壶对桌面的,桌面所受的压强就越大。

  • 13. (2018九上·松江期中)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深度相同的水,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 pb ,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 Fb ,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a F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4. (2018九上·松江期中)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重为G1 , 体积为V的实心长方体A;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G2、底面积为S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重为G3的水且容器足够高。

    ①若用绳子吊着物体A,将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增加量Δp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Δp比值为(选填“大于1”,“等于1”或“小于1”)

    ②若将物体A投入容器中,物体A下沉至容器底部且完全浸没在水中,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增加量Δp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Δp比值为。(涉及的物理量用文中的符号表示,其中ρ表示水的密度)

  • 15. (2018九上·松江期中) 小邹同学今年暑假到青海高原旅游,她在西宁的超市购买食品时发现:货架上上海生产的膨化食品的袋子都是“鼓鼓”的。售货员告诉她说这袋子若“不鼓鼓”,说明质量有问题,都要退货。你认为造成这袋子“鼓鼓”的原因是;若袋子“不鼓鼓”,则问题是
  • 16. (2018九上·松江期中) 在图实例中,A是探究压力产生的的实验装置; B是的应用,C是的应用。

  • 17. (2018九上·松江期中)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只需测量并比较两个力,如果两力相等即可得到验证;在“探究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中,要选用物质(选填“多种”、“一种”),并且用电子天平测出物体的、用量筒测物体的,以便获得多组数据归纳结论。
三、作图题
四、计算题
  • 21. (2018九上·松江期中) 将体积为5×10-43的实心铁球(ρ=7.8×103千克/米3)浸没在水中。求:铁球受到的浮力大小F
  • 22. (2018九上·松江期中) 某实心铜雕的质量为445千克,现要用蜡将其复制成大小一样的蜡制品,测得蜡雕的质量为45千克。(ρ=8.9×103千克/米3)求:

    ①铜雕的体积V。

    ②蜡雕所用蜡的密度ρ

  • 23. (2018九上·松江期中)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重为50牛的圆柱形容器, 横截面积为5×10-32 , 求:

    ①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②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压强增大为1.5×104帕,则加入的水重为多少?

  • 24. (2018九上·松江期中) 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放在水平面上。甲中盛有深度为5h的水,乙中盛有深度为6h的某液体。 求:

    ①水面下0.2米深处的压强p

    ②在图示水平面MN处两种液体的压强相等,求液体密度ρ

    ③若A容器底面积为2S,B容器底面积为S,问:有没有可能将体积为V的金属球浸没在两液体中后(没有液体溢出),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等于P?若有可能,请计算V的大小,若无可能,请说明理由。

五、实验题
  • 25. (2018九上·松江期中) 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a)实验器材的名称是,液体压强的大小的比较是通过观察。若实验中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将金属盒分别浸入到图(b)中的两位置进行比较。若当金属盒分别处于图(b)A、B两位置时,左右两管内液面高度差LA < LB ,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6. (2018九上·松江期中) 某小组同学探究“浸在水中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1. (1) 首先,他们进行“比一比,谁的小船货物装得多”的活动,装载货物前后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请你仔细观察、比较图(a)和(b),并简要描述相关现象: 

      由此,三位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猜想A、B和C

      猜想A: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B: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

      猜想C: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有关 

    2. (2) 接着,该小组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不计重力)、水等器材进行实验.他们先在可密封的圆柱体内装一些小铅粒,然后用细线将圆柱体悬挂在测力计下。当此圆柱体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不同的深度处保持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和小桶中的水量如图所示.他们通过思考图中“测力计示数变化的原因”,得到浮力测量的方法。 根据图(c)和(d)所示的测力计示数、小桶中水量等变化情况,可排除猜想(选填“A”、“B”或“C”); 在猜想的基础上(选填“A”、“B”或“C”),进一步分析并形成假设D: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3. (3) 为了验证假设D,继续实验,他们记录了圆柱体在空气中、水中静止时的测力计示数F和小桶所收集的排开水的重力G , 其部分数据见表一。随后,他们又在该圆柱体添加了若干铅粒,重复上述实验,其部分数据见表二。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初步验证假设D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②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得出其它的初步结论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