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沪科版 /八年级 /第十章 机械与人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2019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0.2 滑轮...

更新时间:2019-04-23 浏览次数:575 类型:同步测试
一、<b >选择题</b>
  • 1.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当绳的自由端移动1m时,物体升高0.2m,已知拉力是20N,每个动滑轮是5N,且不计摩擦与绳子质量,则物体重力是(   )
    A . 90N B . 95N C . 105N D . 110N
  • 2. 如图所示三个滑轮拉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使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和F3 , 不计滑轮重力、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   )

    A . F2<F1<F3 B . F2>F1>F3 C . F1>F2>F3 D . F1<F2<F3
  • 3. (2018八下·龙岗期末) 在使用下列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如果不计机械自重、绳重和摩擦,所用动力最小的是( )
    A . B .   C . D .
  • 4. 人用机械提升重物可以省力,这里的“省力”是指(   )
    A . 人对机械的力很小 B . 机械对重物的力很小 C . 人对机械的力小于机械对重物的力 D . 人对机械的力大于机械对重物的力
  • 5. (2017九上·仪征期中) 骑自行车上一个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形路线骑行,他这样做的目的(   )
    A . 减小上坡过程中所施加的力 B . 缩短上坡过程中所走的路程 C . 减少上坡过程中所做的功 D . 缩短上坡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 6. 如图所示,物体A所受的重力为100N,滑轮所受的重力是20N,当整个装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34N,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物体B所受的重力是(   )

     

    A . 40N B . 60N C . 64N D . 7N
  • 7.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 . B是定滑轮,使用时省力 C . A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D . B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8. 图中所示的健身器材,其滑轮是(   )

    A .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 . 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C . 定滑轮,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D . 动滑轮,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 9.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50N,用这个滑轮组把质量为40kg的重物在2s内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g=10N/kg)(   )

     

    A . 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150N B . 重物的速度是1m/s C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m D . 绳子自由端的速度是2m/s
  • 10. 如图所示,用一个动滑轮提升重物,当拉力F=10N时,如果动滑轮的重、绳重、摩擦力不计,则被提物体的重力是(   )

     

    A . 5N B . 10N C . 15N D . 20N
  • 11.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600N的重物时,手实际需提供的拉力F应该(   )

     

    A . 小于200N B . 等于200N C . 大于200N D . 等于600N
  • 12. 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重400N,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用力F拉动木箱使它匀速直线运动了3m(不计滑轮重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拉力F的大小为400N B . 拉力F的大小为200N C . 绳自由端移动了6m D . 绳自由端移动了9m
  • 13. 如图所示,G=80N,在力F的作用下,滑轮以0.4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计摩擦及滑轮重,则物体的速度和力F的大小分别是(   )

    A . 0.5m/s,160N B . 0.5m/s,40N C . 0.8m/s,160N D . 0.2m/s,40N
二、<b >多选题</b>
  • 14. 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来提升重物,已知作用于绳端拉力是40N,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则被提起的物重可能是(  )

    A . 40N B . 80N  C . 120N D . 160N
  • 15. 用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竖直向上提物体M,如图所示。如果自由端的拉力F=30N,物体M的速度v=0.1m/s,每个滑轮重10N,忽略绳重和轴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M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B . 物体M的重力为80N C . 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 D . 天花板受到的拉力为100N
三、<b >填空题</b>
  • 16. 小康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所提升物体重力G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小康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了表格中。请你认真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式是:,不计摩擦和绳重,动滑轮重为N;

    G/N

    1

    2

    3

    4

    5

    6

    F/N

    0.9

    1.4

    1.9

    2.4

    2.9

    3.4

  • 17. 周一清晨,学校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在旗杆顶部安装的是滑轮,其实质是杠杆,它的作用是

  • 18. 某同学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简单机械,如:手钳、镊子、钥匙等等。将如图所示的钥匙插入锁孔转动开锁时,钥匙就相当于一个(选填“杠杆”、“滑轮”或“轮轴”),属于(选填“省力”或“费力”)机械。

  • 19.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不计轮轴摩擦及绳重),每个滑轮自重为2N, GA=6N,GB=25N,则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为N,天花板上C点受到的拉力为N,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N。

  • 20.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拉绳子A端将重200N的水桶匀速提升,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N。

  • 21. 如图所示的滑轮中,(选填“A”或“B”)可以等效为省力杠杆。现用滑轮竖直匀速向上提升重均为100牛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B牛;若FA和FB所做的功相等,物体移动的距离之比SA:SB等于

  • 22. 如图所示的滑轮是滑轮(选填“定”或“动”),它的实质是杠杆(选填“省力”或“等臂”),使用该滑轮能,不能

  • 23.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将质量为3kg的物体A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以1m/s的速度匀速拉动物体时受到的摩擦力f= G,则物体的重力为N,水平拉力F为;在2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m。

  • 24. 如图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上承受的拉力是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N.(绳重,动滑轮重,摩擦不计)

  • 25. 使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15N的物体,滑轮组的动滑轮上有3段绳子。若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力,则拉力F=N;如果考虑动滑轮重力,不计摩擦力,拉力F′=6N时,动滑轮重为N。
四、<b >作图题</b>
五、<b >实验探究题 </b>
  • 30. 小凡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图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物重G/N

    测力计的示数F/N

    1

    1.00

    0.65

    2

    1.50

    0.90

    3

    2.00

    1.15

    1. (1) 在探究定滑轮时,照图乙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在探究动滑轮时,照图丙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大于物重G的一半,与课本结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是。请给出一条减小此差异的建议
  • 31. 有10袋50kg的水泥想运往3楼使用,请你帮忙想想办法,如果你需要的设备都能提供,请设计三种简单机械(只说名称):

    ,⑵,⑶,其中你觉得最好的是种。原因是

六、<b >解答题</b>
  • 32. 在“探究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的实验中:
    1. (1) 测出的总重力,然后按如图所示组装动滑轮。

    2. (2) 若实验中提供三种重力不同的钩码:0.2N、0.5N和1N,实验时最好选择
      A.0.2N B.0.5N C.1N
    3. (3) 实验时,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33. 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 (1) 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汽车拉出来,试在图1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2. (2) 如图2所示,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3. (3) 画出图3中木球漂浮在水面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七、<b >计算题</b>
  • 34. 如图甲所示是工人利用滑轮组从数值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所用动滑轮和筐受到的总重力为60N.某次操作中,将,50s内将重450N的泥土从12m的深井匀速提起。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 (1)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2. (2)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 35. 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用200N的拉力在20s内将重为48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 (1) 动滑轮的重力;
    2. (2) 若重物再增加15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至少多大?
  • 36. 如图所示,将重物提高2m所用拉力F=196N,求:

    1. (1) 重物的质量(不计摩擦、动滑轮和绳重)?
    2. (2) F移动的距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