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于1820年7月通过实验首先发现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如图在赤道处,把一根长直导线平行于地表沿南北方向放置在磁针正上方附近,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会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中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总匝数比为1:2,其原线圈与一电压有效值恒为220V的交流电源相连,P为滑动头.现令P从均匀密绕的副线圈最底端开始,沿副线圈缓慢匀速上滑,直至“220V60W”的白炽灯L两端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为止.U1表示副线圈两端的总电压,U2表示灯泡两端的电压,用I1表示流过副线圈的电流,I2表示流过灯泡的电流,(这里的电流、电压均指有效值).下列4个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相应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 )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两个直线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分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若平抛运动的时间大于2t1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则( )
如图所示,A、B为平行板电容器的金属板,G为静电计,开始时开关S闭合,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如图是某缓冲装置,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直杆相连,直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Ff , 直杆质量不可忽略.一质量为m的小车以速度v0撞击弹簧,最终以速度v弹回.直杆足够长,且直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小车与地面的摩擦.则( )
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U型金属导轨,间距为L,上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处在方向水平且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与劲度系数为k的固定轻弹簧相连放在导轨上,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初始时刻,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其伸长量为x1= ,此时导体棒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0 . 在沿导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为了“探究动能改变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第一步他把带有定滑轮的木板有滑轮的一端垫起,把质量为M的滑块通过细绳与质量为m的带夹重锤相连,然后跨过定滑轮,重锤夹后连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调整木板倾角,直到轻推滑块后,滑块沿木板匀速运动,如图甲所示.
B、第二步保持木板的倾角不变,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木板靠近滑轮处,取下细绳和重锤,将滑块与纸带相连,使其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接通电源释放滑块,使之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打出纸带,如图乙所示.
打出的纸带如图丙
试回答下列问题:
小组成员先将电池组与电流计电流计A进行串联,电路两端分别接好表笔,如图(1)所示;将表笔短接,发现电流表指针刚好能够指在刻度盘最右端刻度处.
将两表笔分别与电阻箱两接线柱相连,调节电阻箱,直到电流计指针指在刻度盘正中央,电阻箱示数如图(2),则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Ω.
用待测电阻Rx代替电阻箱接入两表笔之间,则电流表指针指示如图(3)所示,则可知待测电阻Rx=Ω.(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此次实验快结束时,有同学拿来一块内阻为2803Ω的电压表,将所设计装置的两表笔正确接在电压表的两接线柱上,电压表示数为2.8V,可以推知实验中使用的电池组的电动势为 V(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内,对角线AC将边长为L的正方形分成ABC和ADC两个区域,ABC区域有垂直于水平面的匀强磁场,ADC区域有平行于DC并由C指向D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从A点沿AB方向以v的速度射入磁场区域,从对角线AC的中点O进入电场区域.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足够长的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3kg的长木板正以v0=10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现将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大小可忽略)轻放在长木板正中央.已知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设物块与木板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l0m/s2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型玻璃管竖直放置,左侧玻璃管的高度h1=30cm,管内封闭一定量气体,右侧玻璃管开口且足够长.室温为27℃时,左右两管内水银面距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2=10cm,若要使左右两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h=10cm,需要把左管内封闭气体加热到多少摄氏度?(已知大气压强p0=75cmHg)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 )
如图所示,两块半径均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平行正对放置,沿竖直方向的两条直径BC、B′C′相互平行,两圆心之间的距离为 .一束单色光正对圆心O从A点射人左侧的玻璃砖,最后从右侧玻璃砖上的P点射出.已知∠AOB=60°,玻璃折射率为n= ,若不考虑光在各个界面的反射,求该单色光从P点射出的方向.
如图所示,AB为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与光滑水平轨道BC相连接,质量为m乙的小球乙静止在水平轨道上,质量为m甲的小球甲以速度v0与乙球发生弹性正碰.若m甲:m乙=2:3,且轨道足够长.sin37°=0.6,cos37°=0.8.求:
①两球第一次碰后甲球的速度.
②要使两球能发生第二次碰撞,求乙球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