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

更新时间:2019-06-20 浏览次数:212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1分)</b>
  • 1. (2016七上·长春期中) 假如你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不会遇到的是(    )

    A . 住干栏式房子 B . 骨耜耕地 C . 种植粟黍等旱地作物 D . 饲养猪狗等家畜
  • 2. 近年来,人们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上发现了孔子的图象和生平介绍,另外还在出土的竹简中发现了《论语》,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这主要是跟当时的统治者大力推行哪一思想政策有关(    )
    A . “百家争鸣” B . “焚书坑儒” 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 “尊孔复古”
  • 3. 如图为我国古代某一时期朝代更替示意图。图中①②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

    A . 蜀、西晋 B . 东汉、南宋 C . 东汉、西晋 D . 蜀、西夏
  • 4.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中“贞观”“开元”都是(    )
    A . 帝号 B . 干支纪年 C . 年号 D . 公元纪年
  • 5. 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结束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B . 在前代农民起义中建立的朝代 C . 少数民族人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D . 我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的王朝
  • 6. (2017八下·深圳月考) 毛泽东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100人之一。如图图片记录了毛泽东的一些重要活动,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6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②①④③ D . ④②①③
  • 7. (2017九下·武城月考) 能体现中国军民团结抵御外侮的战役有(    )

    ①血染卢沟桥  ②台儿庄战役  ③渡江战役  ④百团大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2019八下·金坛月考) 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    )
    A .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 改革开放新时期 D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9. (2019·潮南模拟)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说道:“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下列选项与材料思想吻合的是(    )
    A . 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B . 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D . 加强政府对企业的计划管理
  • 10. 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下列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    )

    ①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

    ②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③中国重返联合国

    ④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11. (2016九上·上蔡期末) 世界文明古国都有自身独特的国家特色.与“种姓的国度”、“西方文明的摇篮”、“新月之乡”相对应的文明古国分别是(    )

    A . 埃及  希腊  阿拉伯帝国 B . 印度  阿拉伯帝国  希腊 C . 阿拉伯帝国  印度  希腊 D . 印度  希腊  阿拉伯帝国
  • 12. (2019·雷州模拟) 通过改革,从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是(    )
    A . 美国 B . 日本 C . 德国 D . 意大利
  • 13. 下列各项不符合20世纪30年代国际政治形势的是(    )
    A . 世界面临法西斯侵略危险 B .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C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逐渐崩溃 D . 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 14. 某同学查找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资料时,发现了下面的数据表。这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统计表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日本

    6.7%

    5.6%

    5.3%

    2.9%

    9.6%

    ①国家推行有效的经济发展政策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③美国的经济援助

    ④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⑤成立“欧共体”,加强相互合作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⑤
  • 15. (2017九下·灌南月考) 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土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    (  )                                                                    

    A . 罗斯福 B . 斯大林 C . 赫鲁晓夫 D . 戈尔巴乔夫
二、<b >材料题(共4小题,满分35分)</b>
  • 16. 北京,这座千年古都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与抗争】

    材料一:

    【独立与解放】

    材料二:

    【发展与腾飞】

    材料三: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起,千年古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1972年,当一架美国飞机跨越太平洋飞抵北京上空,中美关系便揭开了新的一页。……1978年,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在北京召开,十年动乱之后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从此结束,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由此拉开。……2008年的奥运圣火让北京聚焦了世界的目光。……

    ——《发展中的北京》

    1. (1) 材料一图一这片废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什么侵略军留下的?图二使馆界是根据哪一不平等条约划定的?图三事件为哪一运动拉开了序幕?图四反映的是发生在1919年的什么爱国运动中的斗争?
    2. (2) 材料二图五事变的发生标志着哪一场战争的开始?图六解放战争中北平以何种方式获得解放?
    3. (3)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哪一天?材料三中乘坐飞机来到中国的美国总统是谁?拉开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是党的什么会议?
    4. (4) 【思考与总结】北京的发展折射出中国的变化,从北京城的荣辱兴衰中你获得了哪些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益的启示?
  • 17.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②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康有为

    ③孙中山

    ④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清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赛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 (1) 材料一中,①④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
    2. (2) 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揭开这场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3. (3) 材料一中③这个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人说这次运动成功了,也有人说失败了。你同意哪种观点?说明理由。
    4. (4) 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 18.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9年10月,议会通过了新的历史文献。文献规定:国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成止。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有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1. (1) 材料一所述的“新的历史文献”是什么文献?颁布文献的目的是什么?为这个国家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2. (2) 材料二所引用的历史文献是哪一战争中发表的?这场战争的领导人是谁?
    3. (3) 材料三出自哪个国家颁布的文献?这个国家18世纪80年代爆发的那一场革命原因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17,18世纪上述三个国家的革命共同性质是什么?
  • 19. 创新是民族进步和国家富强的不竭源泉,科技创新推动了近代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百年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这场变革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改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上)

    材料二: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众多发明家们的发明…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远远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德国。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二战后,新的技术革命给美国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大批新兴工业和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激光工业等应运而生,逐渐成为美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北师大版九(下)历史教材

    1. (1) 材料一中英国的“彻底改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和平变革”是指什么重大事件?请写出推动这场“变革”的机器发明,这场“变革”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19世纪末美国赶超欧洲德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需知识,列举美国在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的两项新发明。
    3. (3) 材料三中的“新的技术革命”应是那一次科技革命?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哪一个国家?
    4. (4) 结合本题所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科技创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积极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