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融安县2019年初中历史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卷(一)

更新时间:2019-06-27 浏览次数:217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 1. (2016七下·武威期中)

    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 2.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一“节点”实现于(   )
    A . 三国时期 B . 南北朝时期 C . 隋唐时期 D . 两宋时期
  • 3. 史料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一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③中日甲午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4. 鲁迅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开始了(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5. 1912年,中国出台了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它是(   )
    A . 《天朝田亩制度》 B . 《资政新篇》 C . 《中华民国约法》 D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6. 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组建于(   )
    A . 1922年 B . 1923年 C . 1924年 D . 1927年
  • 7. 下列口号中对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崭新革命道路起鼓舞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 8.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B . 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 C . 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
  • 9.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①④②③ D . ④②①③
  • 10. 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 . 深圳 B . 厦门 C . 珠海 D . 海南岛
  • 11. 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并最终发展成为一场盛行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事件是(   )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文艺复兴运动 C . 启蒙运动 D . 三角贸易
  • 12. 伏尔泰极力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的国家”。他推崇的政治制度是(   )
    A . 君主专制 B . 君主立宪制 C . 民主共和制 D . 三权分立
  • 13. 被后人誉为“蒸汽机车之父”的发明家是(   )
    A . 哈格里夫斯 B . 瓦特 C . 斯蒂芬森 D . 富尔敦
  • 14. 以下表格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俄国(   )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A . 赢得了克里米亚战争 B . 解放了黑人奴隶 C . 实行了五年计划 D . 废除了农奴制
  • 15.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当时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 .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 B . 恢复银行信用 C . 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 D . 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
二、非选择题(3大题,共30分)。
  • 16. 战争让我们居安思危,铭记历史,面向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大量华工在欧洲与协约国并肩战斗……他们的血汗、牺牲和生命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国际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凭借……尽管参战所得没有完全达到中国领导人最初的参战期望,但是中国至少能够在战后和平会议上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创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1919年的中国与1914年的中国有着天壤之别…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和国际化》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示意图

    材料三  二战期间,盟国首脑多次举行会议,协调行动,如: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开罗宣言》,严正声明: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期间,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

    材料四  两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

    名称/项目

    参战国(个)

    卷入人口(亿)

    参战人员(亿)

    伤亡人员(亿)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1.1

    0.9

    40000

    1. (1) 根据材料一写出与协约国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名称以及“世界新秩序”的名称。“1919年的中国”有何标志性事件发生?
    2. (2)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示意图》中①②所指事件分别是什么?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3. (3) 材料中的中国领土“台湾和澎湖列岛”在哪一次战争中被日本割占?《波茨坦公告》发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 (4) 看了材料四,你有何感想?
  • 17. 土地问题是千百年来劳苦大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20世纪中国三大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都有他们的土地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办法是核定地价,照价纳税,涨价归公,不使少数人垄断国民财富。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土地梦”为什么没有实现?

    2. (2) 材料二  1950年和1954年人口、土地比重分析表

      1950年(%)

      11954年(%)

      人口比得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根据材料二,指出使人口比重和土地占有比重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50年前和1954年后,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材料三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

    4. (4) 材料四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包”的理解。此后,中央在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

    5. (5) 综上所述,土地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 18. 纵观历史,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同学整理了唐、元、清时期的民族关系简表,请你和他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时期

    地区

    主要史实

    唐朝

    新疆

    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

    西藏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元朝

    西藏

    在中央设①,吐蕃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清朝

    西藏

    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②,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新疆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③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蒙古

    平定噶尔丹叛乱;在④派驻将军,管理漠北地区。

    台湾

    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

    材料二  2017年,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这是件值得全体中华儿女热烈庆祝的大事。它是迈进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骤,又是用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

    材料三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

    ——选自林肯《家庭纠纷》

    1. (1) 请写出①②③④处应填入的内容。
    2. (2) 该同学还准备整理唐朝至清朝时期的反抗侵略、维护统一的相关知识,请你为他提供两则史实。
    3. (3) 香港回归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请写出我国另外一个因这一构想成功回归的地区名称。
    4. (4) 综合材料一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 (5) 材料三反映出林肯的什么主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