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中山市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

更新时间:2019-07-03 浏览次数:25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 1. (2019九下·中山模拟)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场景有(   )
    A . 北京人共同住在洞穴中 B . 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 C . 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 . 北京人长相像猿,非常丑陋
  • 2. (2019九下·中山模拟) 《荀子·君道》写到:“墙之外,目不见也;理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 颁布“推恩令” B . 设立监察制度 C . 派张骞出使西域 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3. (2019九下·中山模拟) “中国”一词在传统中有三种主要涵义:第一是地理意义的中国,中国即“中原”……二是政治意义的中国……第三是文化意义的中国,中国是文明世界……在古代,能称为“中国”的政权,就必需占据中原和践行华夏文化,才能真正地成为“中国之主”。下面哪个史实说明这一结论(   )
    A . 张骞通西域 B . 商鞅变法 C .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 D . 北魏孝文帝改革
  • 4. (2019九下·中山模拟)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属于不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589年,隋文帝统一南北 B . 宋朝军事上积贫积弱的根源是重文轻武政策 C . 科举制扩大了选拔人才范围 D . 《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 5. (2019九下·中山模拟) 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 .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C . 丞相制度的改革 D . 地方权力的增大
  • 6. (2019九下·中山模拟) “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
    A .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C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 .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 7. (2019九下·中山模拟) 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官员积极评价屠呦呦获奖: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发现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改变。东汉时期,利用中医治疗流行性传染疾病的是(   )
    A . 扁鹊 B . 张仲景 C . 华佗 D . 李时珍
  • 8. (2020八上·东坡月考) 林则徐是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人物之一,学术界对其研究颇多。下列对此研究最有史料价值的材料是(   )
    A . 评价林则徐的史学论著 B . 电视连续剧《林则徐》 C . 长篇历史小说《林则徐》 D . 林则徐的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 9. (2019九下·中山模拟)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黄遵宪信中的“新约”是(   )
    A . 使中国开始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割占了中国东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C . 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D . 使中国完全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0. (2019九下·中山模拟) 鲁迅在《头发故事》一文中记载:“宣统初年(1909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 洋务运动中的留学生留洋、崇洋、媚洋 B . 维新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 C . 辛亥革命前后,具有了反清革命色彩的“断发易服” D .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法令
  • 11. (2019九下·中山模拟)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右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类别

    八路军

    新西军

    国民革命军

    东北抗联

    党政人员

    其他人员

    比重

    32%

    9%

    29%

    7%

    10%

    13%

    A . 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 . 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 . 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D .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部分
  • 12. (2022八上·定远月考) 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中国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由此可见(   )
    A . 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 . 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C . 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D . 各阶层广泛关注社会运动
  • 13. (2019九下·中山模拟) 孙中山曾形象地教导黄埔军校的学生说:“大家到这所学校来,不仅要知道怎样放枪,而且更要知道枪朝什么人放。”这说明黄埔军校的办学特点是( )
    A . 它的创办得到苏联和中共的帮助 B . 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C . 它的创办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成果 D . 培养将军的摇篮
  • 14. (2019九下·中山模拟) 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 . 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 .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 15. (2019九下·中山模拟) 学习历史需要将历史概念用层次化的方法组织起来,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层次结构一致的是(   )
    A . 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B . 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C . 工业化的起步——一五计划——青藏铁路 D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 16. (2019九下·中山模拟) 美国拍摄的电影中,1952年的《撤离地狱》把解放军描写成人间地狱的制造者,1962年的《诺博士》塑造了醉心于发动核战争的中国人形象,而在2009年拍摄的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2012》中,中国成为世界人民避难所。美国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变迁,折射出(   )
    A . 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国际外交准则 B . 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交流得到发展 C . 中西方意识形态已逐渐趋同 D . 美国电影不断摆脱政府控制
  • 17. (2021·惠阳一模) 2018年10月23日上午10时,习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并宣布正式开通。这一历时9年的艰苦建设,不仅展现出“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更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是某一制度下的重大成果。“某一制度”指的是(   )
    A . 和平建国方针 B . 政治协商 C . 民族区域自治 D . “一国两制”
  • 18. (2019九下·中山模拟) 古代印度、希腊、波斯与罗马的科学巨著正是通过阿拉伯科学家和学者的创造性劳动使其得以矫正和保存。这说明阿拉伯人对东西文化起到的作用(   )
    A . 兼收并蓄 B . 独创特点 C . 全盘西化 D . 沟通桥梁
  • 19. (2019九下·中山模拟)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

    A . 国王重开议会 B . “光荣革命” C . 来克星顿枪声 D . 攻占巴士底狱
  • 20. (2019九下·中山模拟) 2018年3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强推对钢铁和铝进口加征税,此举引发贸易伙伴强烈抗议,“对我们国家安全来说,钢铁和铝行业的强大是至关重要的”。特朗普说道:“没有钢铁,就没有国家”下表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的趋势,其呈现的时代特征是(   )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个)

    78000

    272000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

    590000000

    A . 行业竞争激烈 B .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 . 企业增加促进投资 D . 劳动生产率有所降低
  • 21. (2020·青岛模拟) 明治政府的开国元勋之一井上馨说:“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人为欧洲国民。只有如此,我帝国方能与泰西各国齐跻于同等地位。”他的说法是指(   )
    A . 殖产兴业 B . 文明开化 C . 废藩置县 D . 国民平等
  • 22. (2019九下·中山模拟) 某书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的是霹雳般的震荡,像一颗炸弹一样投到“神学阵地的心脏上”,教会势力和老派学者攻击它是“恶作剧”,违背了上帝的启示,是一部“魔鬼的圣经”。这本书是(   )
    A .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B .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 C .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D .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23. (2019九下·中山模拟) 苏俄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指的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斯大林模式  C . 新经济政策 D . 《全国工业复兴法》
  • 24. (2019九下·中山模拟) “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包括引入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域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这一条款适用于(   )
    A . 欧共体 B . 欧盟 C . 亚太经合组织 D . 北美自由贸易区
  • 25. (2019九下·中山模拟) 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之后,又有15个国家相继独立,到60年代,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达到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84%。材料说明了(   )
    A . 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B . 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C . 国际间合作有利于应对全球挑战 D . 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13分,27题12分,请把答案写在白色答题卡上)
  • 26. (2019九下·中山模拟)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改革范式上,这是中国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

    ——《晚清最后一跃》

    材料二:甲午战后,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领导一场变法运动。这场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这场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重温历史》

    材料三: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

    材料四: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必须符合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

    ----摘自十九大报告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国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指的是什么自救运动?为什么说这场改革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揭开材料二中这场变法运动序幕的是?根据材料归纳这场变法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3. (3) 材料三中“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指什么?在长期的斗争与实践中,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什么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
    4. (4) 材料四中推翻了“三座大山”的标志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那些成功实践
    5. (5)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 27. (2019九下·中山模拟) 大国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时间长河中“驾驶航船”的技能和经验。以下材料均摘编自英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人类历史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因这个变化而归于结束,资本主义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摘自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材料二:从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即: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科学革命)给了欧洲以前所未有的推动力和力量。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一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战胜国与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自我陶醉地声明:“金融的领导权、工业的领导权将属于我们,商业的优势也将属于我们。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跟随我们的领导和指示。”1989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进入新旧交替的时期。

    1. (1) 材料一中“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材料所述“转折”指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所说的“政治革命”中,英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该文件颁布的意义,两次工业革命不仅给欧洲,而且给全世界都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使人类先后进入什么时代?
    3. (3) 简要分析威尔逊总统自我陶醉的背景。“新旧交替”的世界格局变化指的是什么?
    4. (4) 有人认为,新崛起大国与现存大国必然会发生战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