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吉安市2019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9-06-26 浏览次数:248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 1. (2019·吉安模拟) 一位学者写道:武王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园,维持了约莫七百年。”维持这个“封建帝国”的前提因素是(   )
    A . 王位世装 B . 分封制度 C . 礼乐制度 D . 小农经济
  • 2. (2019高一下·滁州月考) 有学者依据汉代文献和秦汉简牍,统计出商品有300多种,归纳为24个行业,其中有不少是小农需要购进的商品,如牲畜类、陶器类、药物类、调料类等等。材料反映小农经济的发展(   )
    A .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推动庄园经济的出现 C . 导致铁制农具的使用 D . 得益于重农抑商政策
  • 3. (2019·吉安模拟) 建隆四年(963年)正月二十七日,宋太祖下诏:“礼部贡举人,今后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宋政府还在科举考试中推行“锁院制”,即主持考试的知贡举确定下来后,马上进入贡院,不得出外,不得与外人交通,食宿都得在贡院之内。上述措施(   )
    A . 有利于完善考试制度 B . 加大了宋朝政府财政负担 C . 形成重文轻武的局面 D . 能够选拔出经世致用人才
  • 4. (2019·吉安模拟) 清朝在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过程中,从双方对等的代表卫兵人数,到写制、签署、互换,及最后使用拉了文译本,都严格遵循了已有的国际法原则。但在官方材料中,清政府极少谈及这次谈判的经过。材料表明(   )
    A . 清政府被迫放弃了朝贡体系 B . 沙俄的实力较为强大 C . 清政府开启外交近代化 D . 中国的主权遭到侵犯
  • 5. (2019·吉安模拟) 下表为《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材料主要体现了同文馆的办学理念是(   )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

    备注

    首年

    认字写字;我解辞句;讲解浅书

    1 文面及诸学共须八年。馆中肆习洋文四种,即英、法、俄、德四国文字也

    2 至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未另列。向来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

    二年

    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

    三年

    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四年

    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五年

    讲求格物;几何原本;练习译书

    六年

    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七年

    八年

    A . 穷则变,变者通 B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 经世致用 D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6. (2019·吉安模拟) 如图为甲午战争期间中国民间商家画师所绘的年面,根据材料及所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占有一定优势 B .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军舰望风而逃 C . 都分商家迎合民众盲目自大心理 D . 甲午战败后此类年画将销路不畅
  • 7. (2019·吉安模拟) 1937年7月22日,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提出了东部工业西迁的构想,到1940年底工矿内迁工作基本完成。据行政院报告经圆民政府协助面内迁的共达48家,技术人员有12080人,机器材料70900吨。这一举措(   )
    A . 使官僚资本的规模急剧扩张 B . 改变了西部工业人才匮乏的局面 C . 均衡了东西部工业发展水平 D . 为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资基础
  • 8. (2019·吉安模拟) 1953-1957年我园基本建设投资中沿海与内地的比例为46.7:53.3.1958年,这一比例扩大为39.24:60.76,1959年进步扩大为3619:63.81,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 . 全国工业重心实现了向内地的转移 B .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初步建立 C . 政府注重采取均衡发展的经济策略 D . “大跃进”政策已全面展开
  • 9. (2019·吉安模拟)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说道:“(罗马法)是由大自然确立起来的,通过健全的理智方能发现,而且对所有的时代和所有的民族都一样有效。”该观点肯定了罗马法(   )
    A . 自然法原则和民族性原则 B . 理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 C . 自然法原则和恒久性原则 D . 理性原则和民族性原则
  • 10. (2019·吉安模拟) 启蒙思想家领袖伏尔泰对中国最为关注和仰慕,他曾说:“当我们还是野蛮人时,这个民族已有高度文明了。”下列有关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了启蒙思想 B . 伏尔泰赞成中国式君主专制 C . 启蒙思想家认识中国比较片面 D . 中国文明领先当时欧洲各国
  • 11. (2019·吉安模拟) 1912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工人政党)有10名党员当选为国会议员,是帝国议会中最大的党团,所得选票达425万张,占全部选票的2/5.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 德国人民已拥有普选权 B . 工人利用议会制度争取自身权益 C . 工人阶级放弃武装革命 D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 12. (2019·吉安模拟) 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1948年,英法等16个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1950年,法国德国等16个受援国在美国5亿美元拨款的支持下创立欧洲支付同盟,对成员国相互间的所有贸易采用双边记账集中抵销的办法予以清算。西欧国家的这些举措( )
    A . 意在建立新型货币体系 B . 有助于争取美国援助 C . 意在建立区域经济集团 D . 有助于多边贸易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0分)
  • 13. (2019·吉安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下半叶,土地问题成为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焦点,英国自由党提出土地改革。其一,实施“三英亩一头牛”计划。该计划要求国家为农村劳动者每人分配3英亩小土地和1头牛来维系生活。其二,颁布《地方政府法》。自由党在1894年短暂组阁期间颁布《地方政府法》,允许教区议会提供小块土地,至1902年地方政府为超过45000名佃农提供了小块土地。然而,这既没有为自由党赢得乡村的支持,也没有改变地主主导英格兰乡村的农业结构。其三,鼓励发展小土地和配给地。1905年自由党一上台就任命卡灵顿勋爵为农业大臣,力图主导一场“平静的农业革命”。

    ——袁臻《英国自由党土地改革政策研究》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其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如何处理好政策目标与政策措施方面提供了宝貴的经验。其中,最为突出的有几点:关于保存富农经济政策。富农经济与地主经济都具有剥削性质,但富农经济比地主经济有进步之处。保存富农经济,“因为富农经济的存在及其在某种限度内的发展,对于我们国家的人民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因而对于广大的农民也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关于没收地主生产资料分给农民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之所以规定没收地主的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因为这些都是进行农业生产必要的生产资料,农民在分得土地后,必须有这些生产资料,才能进行生产。”

    ——郑有贵《土地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土地改革的背景。
    2. (2) 根据上述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英土地改革的异同点。
    3. (3)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上述土地改革对新时代中国土地问题的解决有何启示。
  • 14. (2019·吉安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高收入国家中三种类型

    时间

    全世界

    高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65年

    2003700

    1413280

    163040

    698900

    317570

    91290

    所占%100

    70.53

    8.14

    34.88

    15.85

    4.56

    1993年

    23112566

    18247536

    990262

    6259899

    6279762

    4214204

    所占%100

    78.95

    4.28

    27.08

    27.17

    18.23

    (注根据世界银行1991年和1995年的发展报告提供的统计数字)

    上表为1965年1993年世界经济发展简况表。根据表中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知识对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15. (2019·吉安模拟) 材料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启动首先来源于边缘革命,即真正的变革不是来自于计划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而是来源于那些被市场经济主体排斥的、边缘化的群体。包产到户、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经济特区这四大边缘革命的力量不断突破现行体制的桎楛,并得到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鼓励和支持。正是这些边缘力量成就了一系列变革,这一系列变革使得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一开始就具有了真正的市场力量。

    ——田卫民《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市场化道路》

    材料二: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市场化进程进入了一个金新的发展阶段。首先,经过十余年来的自下而上推动的市场化启动,市场已在经济运行中爱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的基础之上;再次,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的市场化战略。

    ——田卫民《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市场化道路》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边缘革命”发展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共十四大的理论突破的内涵及意义。
  • 16. (2019·吉安模拟) 材料:30年代,面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英、法、美等大国却推行“绥靖政策”,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乌云中。苏联面对纳粹德国的威胁,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以赢得备战时间,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同时也加强了对边界的防御。德国入侵波兰后的1939年9月17日,苏联红军越过西部国界进入波兰境内,进驻和占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1939年10月,苏联又向芬兰提出领土要求,遭到芬兰拒绝。双方因此爆发战争经过三个多月的激烈战斗,芬兰政府战败。苏联由此取得芬兰4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1940年6月,正当希特勒进攻法国之际,苏联对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实行了军事占领,并在8月初将这三个国家并入苏联。此后,苏联又出兵占领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两地51000平方公里的领土。这就是“东方战线”。它的建立使苏联共增加领土4600000平方公里,西部边界向西推进了约三百至四百公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御空间。但它最终没有也不可能阻挡德军的大举进攻。它的建立鲜明地打上了大国沙文主义的烙印,特别有损于当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历史影响。
  • 17. (2019·吉安模拟) 材料: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出生于安徽歙县一个贫苦家庭。1906年,陶行知进入歙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学习,开启了他中西文化交融的第一步。1910年,陶行知升入金陵大学学习。毕业后赴美留学,师从杜威等进步主义教育大师。1917年回国,受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期望通过这一运动扫除中国大量的文育,以达到开启民智的目的。为了改造中国乡村的落后状况,陶行知将目光聚焦到中国的乡村教育,在南京城北创立晓庄试验乡村师范。1932年起,积极开展普及教育运动,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以“小先生制”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各类知识。抗战时期,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以学习武训的“叫花子办学”精神,办理这所战时难童学校,为新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抗战胜利后,他又与拳公补共同创设了社会大学,以职业青年为教育对象,宣传民主思想。因劳累过度,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突发脑溢血在上海去世。与同时代的教育家不同,陶行知从一开始就自觉自发地建构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提出了“生活即教”“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并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刘大伟、王延光(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1. (1) 据材料概括陶行知的主要教育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陶行知对中国教育的贡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