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19-07-08 浏览次数:2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二、非选择题(70分)
  • 31. (2019七下·镇原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尽,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跌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唐太宗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1. (1) 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没有关系?请阐述你的理由。
    2. (2) 材料二表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他为什么要说这番话?
    3. (3)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皇帝?请说明理由。
  • 32. (2019七下·镇原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诸其耕稼,此则富矣。”

    ——选自《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诚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选自《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三: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娟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mín),栗千九百八十余万户,庸调娟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1. (1) 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什么统治局面?
    2. (2)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
    3. (3) 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社会处于什么时期?
  • 33. (2019七下·镇原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1. (1) 为改变材料中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自的做法是什么?
    2. (2) 武则天在完善科举制方面有什么措施?
    3. (3) 科举制诞生、完善、废除各在什么朝代?
  • 34. (2019七下·镇原期中) 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1. (1) 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三个国家?三个国家分别是①
    2. (2) 请用与①③国家相关的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
    3. (3) 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写出当时的两个闻名世界的大海港。
  • 35. (2019七下·镇原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仗东南财富,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底。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渭南文集》

    材料三:宋代南方不仅手工业非常繁荣,而且商业相当发达,带来了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1. (1) 材料一描绘了江南怎样的社会状况?
    2. (2) 从材料二中,我们看出北宋怎样的社会局面?
    3. (3) 宋代南方有哪些典型的手工业?在宋朝的海外贸易中形成的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
    4. (4) 综合分析,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