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科学各类高中招生文化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8-05 浏览次数:42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 关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要求,必须满足的是(   )
    A . 用锌与稀硫酸反应 B . 用排水法收集 C . 用酒精灯加热 D . 用含氢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 2. 如图是四位同学对某一物质的化学式意义的描述(   )

    A . C B . O3 C . SO2   D . NH3
  • 3. 下列实验材料或试剂的选用,正确的是(   )
    A .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用碘液染色可提高观察效果 B . 研究植物向光性时,应选用成熟的小麦植株 C .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应选用高倍显微镜 D .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
  • 4. 对下图中的盲道和手语翻译,分析错误的是(   )

    A . 盲道地砖表面的凸起,可刺激盲人足底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 B . 盲人在盲道上平稳地行走,是由于小脑具有保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C . 手语翻译者做出的手势,可在听力障碍者的眼球中形成视觉 D . 听力障碍者通过手语获得信息并作出反应,这一过程属于条件反射
  • 5. 以下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 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20米/秒 B .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103毫克 C . 家用电冰箱的功率约为200瓦 D . 安静时人的心率约为200次/分
  • 6. 下列能体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是(   )
    A . 红细胞数量多,且富含血红蛋白,有利于输送营养物质 B . 神经元的细胞体有许多突起,有利于获取并传递信息 C . 叶肉细胞中含有许多叶绿体,有利于进行呼吸作用 D .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 7. “春捂秋冻”是我国民间的一句保健谚语,其中“春捂”是指刚进入春天,不要过早脱掉棉衣,防止受流感的侵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流感病毒和细菌在结构上相似,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 得了流感后可通过注射流感疫苗进行治疗 C . 通过“春捂”的方式可预防流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 . 感染流感后会引发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 8. 下图所示是人体小肠绒毛和植物根毛结构,对两者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 都属于器官层次 B . 细胞中都有液泡 C . 都能增大吸收面积 D . 都能吸收水和蛋白质
  • 9. 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四季的形成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B . 地球的圈层结构由内到外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C . 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并不断碰撞和张裂 D . 火山和地震多发生于板块交界处,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
  • 10. 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进入瓶中的水就越多 B . 该实验中测量氧气的体积是运用了转换法 C . 若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小于1/5,可能是装置漏气 D . 若将红磷改为硫粉,瓶底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也可完成本实验
  • 11. 小铁球落入水中,向上激起一滴水珠。随后一颗子弹将这滴水珠击穿,如图所示,若此时所受的外力均消失,则(   )

    A . 水珠的上半部分静止,子弹周围的水静止 B . 水珠的上半部分静止,子弹周围的水运动 C . 水珠的上半部分运动,子弹周围的水运动 D . 水珠的上半部分运动,子弹周围的水静止
  • 12. 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1月21日凌晨12点12分左右,人们欣赏到了一次难得的月全食——超级血狼月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B . 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C . 月全食时,月球正运动到日地之间 D . 可清晰地看到月球的大气层
  • 13. 向盛有50克硝酸钾的烧杯中加入100克水,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时,烧杯中的溶液的总质量为150克) B . 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小于50克 C . 若增加烧杯中的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D . 若使烧杯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14. 如图所示,物体A重10N,B重5N。两个大小均为2N的力F同时作用在A、B两个物体上,使它们在平面C上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间和B、C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 . 2N、4N B . 0N、4N C . 4N、2N D . 2N、2N
  • 15. 如图所示,整个装置静止于水平桌面,某物块静止在光滑斜面上,物块与一轻质弹簧相连,弹簧通过绳子固定在斜面的顶端,物块的下端用一个垂直于斜面的挡板挡住。此时的物块(   )

    A . 一定受到弹簧拉力 B . 一定受到挡板的支持力 C . 可能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D . 可能只受两个力的作用
  • 16. 某同学欲检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用了以下的方法判断:①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②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③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变质。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①②③
  • 17. 如图所示,引体向上是很好的体育锻炼项目,若小金的质量为50kg,手臂长度为0.8m,单杆的高度为1.6m,小金连续拉上去10次所用时间为40s。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在小金匀速提升自己的过程中,他的动能不断增大 B . 小金在这40s内克服重力做功为4000J C . 在小金身体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他的机械能不变 D . 小金做引体向上运动的平均功率约为200W
  • 18. 如图所示,小金将数枚一元硬币放在两根平行的条形磁铁上,搭成了一座漂亮的“硬币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硬币桥”上左右两端的硬币没有磁性 B . “硬币桥”中间的磁性最强 C . 两枚硬币相邻的部分是同名磁极 D . “硬币桥”的搭建利用到了磁化的原理
  • 19. 用三块相同的铁片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取第一块铁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

    实验2:取第二块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3:取第三块铁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的现象

    对三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实验1的铁片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氢气 B . 实验2的铁片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其质量比原铁片小 C . 实验3的铁片与浓硫酸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 . 实验1和3,说明稀硫酸和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差异
  • 20.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的食物燃烧时,是将储存在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 . 乙图中的塞子弹出,其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工作时的压缩冲程相同 C . 丙图的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只有物质的变化,没有能量的转化 D . 丁图氢弹爆炸时释放的核能是原子核裂变产生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 21. “西湖鸳鸯也有身份证啦”!据报道,2018年6月,工作人员为西湖鸳鸯戴上能辨识身份的脚环和GPS卫星跟踪仪,以便实时掌握鸳鸯在西湖水域的活动规律。

    1. (1) 甲图中的雄鸳鸯羽毛鲜艳,极易辨认,这种性状是由决定的。
    2. (2) 乙图表示青蛙与鸳鸯的特征关系,阴影部分表示     (填字母)。
      A . 体内受精 B . 体温恒定 C . 体表裸露 D . 有脊椎骨
    3. (3) 西湖水域中的所有鸳鸯可以看作是一个 (选填“种群”或“群落”)。
    4. (4) 繁殖季节鸳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有时会到水域附近的水稻田里觅食,如稻叶上的

      蜗牛。据此写出有关的一条食物链 。

  • 22.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是人体的两大系统。
    1. (1) 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的示意图,其中ab段表示的生理过程是(选填“吸气”或“呼气”)。

    2. (2) 空气进入呼吸系统后在肺泡中进行了气体交换,此过程是通过气体的作用实现的,此时血液颜色发生的变化是
    3. (3) 若血液离开肺后直接流向身体的其他部分,而不流回心脏,会有什么后果?
  • 23. 镁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金属,除了能与氧气反应,还可以与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
    1. (1) 已知镁在高温条件下能与TiCl4发生如下反应:TiCl4+2Mg Ti+2MgCl2。该反应需在     环境中进行(填字母)。
      A . 稀有气体 B . 空气 C . 氮气 D . CO2气体
    2. (2) 镁能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碱,其化学方程式是 。
  • 24. 医用氯化钙可用于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生产医用的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常以工业碳酸钙(含少量杂质铝离子、铁离子)为原料,主要经过溶解、除杂、过滤、酸化、蒸发结晶等过程,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 (1) 在溶解和酸化的操作过程中,加入的酸是 。
    2. (2) 除杂操作的方法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然后将所得沉淀过滤,滤渣中一定有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 25. 小金尝试利用图像解决科学问题。
    1. (1)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乙车为参,甲车向方向运动。

    2. (2) 小金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他先后使用了三个实验装置,分别如图a(加盖)、b、c所示,其中酒精灯和烧杯均为同一规格,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甲、乙、丙三幅图像,则a图所对应的图像为

  • 26. 小金推着购物车在超市购物,如图所示,购物车和货物的总重为100牛,A点离地面距离为0.9m,B、C点为车轮与地面的接触点,当购物车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小金先后两次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了最小作用力,使车的前后轮分别越过障碍物。第一次的施力方向为,此时购物车可视为杠杆;第二次的施力大小为牛。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 27. 某兴趣小组在进行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时,选用了盆栽的天竺葵,其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①?

    ②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盖住,放到阳光下照射4小时;

    ③去掉黑纸片,摘下叶片,放在图示的装置中加热,直到叶片由绿色变为黄白色;

    ④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实验步骤①:
    2. (2) 叶片一部分用黑纸片盖住,其余部分未盖,此处的变量是 。
    3. (3) 步骤③中的大小烧杯中的液体分别是
    4. (4) 步骤④滴加碘液后,叶片的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都变蓝,其可能的原因是
  • 28. 小金利用下图装置对相关问题展开探究。

    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按图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块状大理石置于B装置的有孔塑料板上。

    ②关闭止水夹K2 , 打开止水夹K1 ,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B装置中装入稀盐酸,使其浸没大理石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此时在A装置处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③当B装置中的物质仍在反应时,关闭止水夹K1 , 打开止水夹K2 , 观察现象。

    请回答:

    1. (1) 若将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氯化钙溶液,则按②实验操作时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
    2. (2) 步骤③中C装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结束后C装置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 29. 某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氧化铜(CuO)粉末中是否含有氧化亚铜(Cu2O)。

    1. (1) 已知CuO和Cu2O在加热条件下均能被X气体还原为Cu,X是CO、H2中的一种气体。根据装置判断,X的化学式应为
    2. (2) 按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步骤①通入气体、②点燃酒精灯、③气体验纯,其先后顺序为(填编号)
    3. (3) U型管中的现象可以作为玻璃管内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
    4. (4) 已知反应前玻璃管中粉末的质量为m1克,完全反应后玻璃管中粉末的质量为m2克,m2:m1=8:a。当a的取值范围是时,氧化铜粉末中一定有氧化亚铜。
  • 30. 小金欲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可用的器材有:两节新的干电池、标有“20Ω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
    1. (1) 在答题卷中的虚线框内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2. (2) 小金首先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将滑片P滑到阻值最大处,再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1V,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请写出小金后续的操作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 31. 如图所示,小金利用下述器材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一个带支架的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张白纸,一盒火柴,一把刻度尺。

    1. (1) 若观察到蜡烛A的像总是在蜡烛B的上方,可能的原因是
    2. (2) 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将蜡烛B换成光屏并前后移动,若,可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3. (3) 当蜡烛燃烧完后,小金换了一支比平面镜高的蜡烛,此时,平面镜能否成完整的像?请判断并举例说明
  • 32.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铜离子对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按实验方案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37C的水浴中,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碘液3滴,观察并记录于下表:

    编号

    0.25%淀粉溶液(mL)

    蒸馏水(mL)

    1%NaCl溶液(mL)

    1%CuSO4溶液(mL)

    唾液溶液(mL)

    加入碘液3滴后的现象

    1

    3

    0

    0

    0

    变蓝色

    2

    3

    1

    0

    0

    1

    不变蓝

    3

    3

    0

    1

    0

    1

    不变蓝

    4

    3

    0

    0

    1

    1

    请回答:

    1. (1) 1号试管中的蒸馏水应取 mL。
    2. (2) 若酶遇到铜离子会失去活性,则4号试管加入碘液3滴后的现象是 。
    3. (3) 比较上述实验中的1号和2号试管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4. (4) 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一定是铜离子对酶的催化有影响,若要证明,可将1%的CuSO4溶液换为溶液。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 33. 为探究某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小金设计了一个模型,如图所示是它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为36V,闭合开关后,测得灯泡L的电阻为20Ω,电路的总电流为3.8A,电动机M线圈的电阻为3Ω。计算:

    1. (1) 通过灯泡的电流;
    2. (2) 电动机M线圈的发热功率;
    3. (3) 电动机M输出的机械功率;
  • 34. 如图所示,小金想利用滑轮组用最省力的绳子绕法水平匀速拉动物体A。若地面对A的摩擦力与A的重力的比值为n,A的比热为c,A的温度上升t。(为计算方便,假设摩擦产生的热都被A吸收)

    1. (1) 在答题卷的图中画出滑轮组上绳子的绕法。
    2. (2) 在用绳子水平匀速拉动物体A的过程中,若不计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和自重,拉力做的功物体A克服摩擦做的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3) 已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物体间相对滑动的距离的乘积,在数值上等于滑动过程产生的内能,试推导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请写出推导过程,所得结果用字母表示)。
  • 35. 如图是我国的“辽宁号”航空母舰,它的一些参数如下表所示(表中的“排水量”是指航行时排开水的质量)。若海水密度取1.1×103kg/m3 , 问:


    舰长

    304m(全长)

    吃水深度

    10.5m(满载)

    正常排水量

    55000t

    满载排水量

    67500t

    功率

    147200kW

    最大航速

    57.6km/h

    1. (1) 辽宁号满载航行时,所受的浮力。
    2. (2) 辽宁号正常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
    3. (3) 辽宁号满载航行时,其底部所受海水的压强比正常航行大,请说明理由  。
  • 36. 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学习小组取2.5克该样品与0.8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至不再产生气体,待剩余固体冷却后称量为2.34克。问:
    1. (1) 氯酸钾完全反应后,产生克氧气。
    2. (2) 该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是多少?
  • 37. 如图所示是一种全景漂浮房屋,其底部是一个浮动平台,使房屋可以轻松地在水中四处移动;房屋内还安装了先进的污水净化装置和温度调节设备。

    1. (1) 若一艘大船快速地从漂浮房屋一侧驶过时,漂浮房屋会(选填“靠近”或“远离”)大船。
    2. (2) 漂浮房周围的水经过净化、消毒等一系列处理后能供人饮用,图所示是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为使净化效果更好,进水口应在图中的处(填字母),经过这样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 (3) 人体内也有“净化装置”,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外,血液中的其它成分,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4. (4) 在漂浮房屋的屋顶种植一些草类、花卉等植物,并配置相应的传感器与灌溉技术,既美观又可降室温,能降温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