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2023学年第一学期学业水平检测九年级科学...

更新时间:2024-09-19 浏览次数:0 类型:水平会考
一、选择题
  • 1. (2023九上·瓯海会考) 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
    A . 锌粒 B . 稀盐酸 C . 碳酸钾溶液 D . 氧化铜粉末
  • 2. 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地面、粗糙水平地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后,如图所示,关于力F所做的功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功多 B . 在粗糙水平地面做功多   C . 在粗糙斜面做功多 D . 一样大
  • 3. (2023九上·瓯海会考)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其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①通过蒸发溶剂可获得晶体 B . 反应②过程中铜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C . ③所得硫酸铜溶液可能是饱和的 D . ④是通过置换反应获得铜
  • 4. (2023九上·瓯海会考) 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天体坠落事件,坠落的陨石与大气剧烈摩擦发出耀眼的白光,如图所示。若下落过程中不考虑陨石的质量变化,则陨石在空中加速降落时( )

    A . 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不变 B . 重力势能不断增加,动能不断减小,机械能不变 C . 重力势能不断增加,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增加 D . 重力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减小
  • 5. (2023九上·瓯海会考) 一架已经平衡的杠杆,两端分别挂有80牛和90牛的重物,当两边都减少10牛时(      )
    A . 仍能保持平衡 B . 原来挂80牛的一端下沉 C . 原来挂90牛的一端下沉 D . 无法判断
  • 6. (2023九上·瓯海会考) 向质量均为mg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100g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表示的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 B . 反应后均得到无色溶液 C . 由图可知,锌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 D . 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 7. (2023九上·瓯海会考) 某溶液含有Ag、Ba2+、Mg2+ , 为了将这三种离子逐一进行沉淀分离,加入下列物质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 Na2CO3、NaCl、NaOH B . NaCl、Na2CO3、NaOH C . NaOH、NaCl、Na2CO3 D . NaCl、NaOH、Na2CO3
  • 8. (2023九上·瓯海会考) 下列能体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是(   )
    A . 红细胞数量多,且富含血红蛋白,有利于输送营养物质 B . 神经元的细胞体有许多突起,有利于获取并传递信息 C . 叶肉细胞中含有许多叶绿体,有利于进行呼吸作用 D .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 9. (2023九上·瓯海会考) 有一种试剂就能区分出盐酸、食盐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这种试剂是(    )
    A . 酚酞试液 B . 石蕊试液 C . 硫酸铜溶液 D . 氢氧化钙溶液
  • 10. (2024九上·柯桥月考) 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 . 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 . 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 .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 11. (2023九上·瓯海会考)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的活塞明显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

    ①水和氢氧化钠

    ②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固体

    ③水和生石灰

    ④水和硝酸铵

    ⑤稀盐酸和铜粉

    ⑥稀盐酸和纯碱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①③⑥ D . ②④⑥
  • 12. (2023九上·瓯海会考) 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依据流程设计,下列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

    A . ①稀盐酸、②硫酸镁 B . ①稀硫酸、②硝酸银 C . ①氯化钠、②碳酸钠 D . ①氢氧化钠、②硝酸银
  • 13. (2023九上·瓯海会考) 薄荷醇(化学式为C10H20O)可用于糖果、饮料的加香.下列有关薄荷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薄荷醇属于氧化物 B . 薄荷醇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 薄荷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20:1 D . 薄荷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6.9%
  • 14. (2023九上·瓯海会考) 如图所示,斜面长20m,高10m,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位同学用平行于斜面向上40N的拉力,在20s内把重60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了10m。在此过程中(    )

     

    A .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6.7% B .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 C . 该同学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10W D . 该同学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30W
  • 15. (2023九上·瓯海会考) 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装入某溶液,按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盐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选项

    甲中固体

    乙中溶液

    A

    KOH

    BaCl2

    B

    Na2CO3

    NaOH

    C

    Zn

    AgNO3

    D

    CaCO3

    Ca(OH)2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6. (2023九上·瓯海会考) 学科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许多问题都与科学知识密切相关,请根据所学科学知识填空:    
    1. (1) 许多化学反应都有其实用价值,如利用煅烧石灰石的反应,可获得; 
    2. (2) 盛放石灰水的烧杯或试剂瓶内壁常附着一层用水难以洗去的白色物质,该物质是; 
    3. (3) 生产硫酸的工厂排放的废气里含有污染环境的二氧化硫,治理方法之一是将含SO2的废气通过含有碱性物质的废液。请写出用含有氢氧化钠的废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
  • 17. (2023九上·瓯海会考)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克/厘米3的浓硫酸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100毫升,计算时必须查阅的数据是。配制过程除使用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18. (2023九上·瓯海会考) 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

    1. (1) 加热前,先往大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的目的是
    2. (2) 若玻璃管中氧化铁全部还原成铁,冷却后称量管内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2.4克,则玻璃管中加入的氧化铁质量是克。
    3. (3) B装置除了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外,还具有的作用是避免污染
  • 19. (2023九上·瓯海会考) 实验室里有几种物质在向同学“自我介绍”,请把内容补充完整。
    1. (1) 浓盐酸:因为我有性,试剂瓶瓶盖开,瓶口会出现白雾。
    2. (2) 烧碱: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我容易,表面变湿。
    3. (3) 碳酸钠:我的俗名叫纯碱,在我的水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会变色。
  • 20. (2023九上·瓯海会考) 如图所示是稀硫酸与4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的质量m的变化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物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溶质 克;
    2. (2) 据图可知操作过程中应是往 (用化学式表示)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
    3. (3) 某同学借助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反应进程,则当观察到得实验现象为 时,反应获得的溶液pH恰好为7;
    4. (4)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P点处溶液中的溶质为 (用化学式表示)。
三、探究题
  • 21. (2023九上·瓯海会考) 为了证明Ca(OH)2溶液与稀盐酸、NaOH溶液与CO2能发生化学反应。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和如下实验步骤:

    步骤1:打开活塞①,逐滴滴加稀盐酸直至过量后关闭活塞①;同时打开K1 , 鼓入N2(起搅拌作用,使反应充分进行)。

    步骤2:关闭K1 , 打开活塞②,将足量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后立即关闭活塞②。

    步骤3:一段时间后,打开K2

    1. (1) 在步骤1中能证明Ca(OH)2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 (2) 在步骤3中观察到的现象为:A中溶液倒吸进入B,B中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呈红色。仅凭“A中溶液倒吸进入B”这一现象,能否证明NaOH溶液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判断并说明理由
    3. (3) 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22. (2023九上·瓯海会考) 如图所示装置是一种改进的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1. (1) 根据B装置中出现的现象,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开始,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加热过程中装置A中出现的现象是
  • 23. (2023九上·瓯海会考) 小丽利用底部有一小孔的大试管,如图甲所示装配成一个制取CO2气体的装置。

    1. (1) 实验前,关闭止水夹,先将试管底部稍浸没在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到,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 (2) 小丽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那么C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为此又做了实验:在集满CO2的软塑料瓶(如图乙)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盖紧瓶塞振荡,发现瓶变瘪,于是认为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小衢提出质疑,认为导致软塑料瓶变瘪的原因还有可能是
    3. (3) 小科从变瘪的软塑料瓶中取出少量试液置于试管中,滴入溶液(填一种盐),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就证明了CO2与NaOH的反应确实已经发生。
    4. (4) 要证明CO2与NaOH的反应确实已经发生,还可以加入类别与第(3)题不同的物质,请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物质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简答题
  • 24. (2023九上·瓯海会考) 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由粗盐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流程图:

    分析该流程图,可知:

    1. (1) 试剂X为(填写化学式);
    2. (2) 试剂Y为(填写化学式);
    3. (3) 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溶液,理由是
  • 25. (2023九上·瓯海会考) 消化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系统之一,请结合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图中的(填序号)表示的是胰腺,它除了分泌胰液外,还能分泌胰岛素,使人体内的血糖浓度维持稳定。
    2. (2) 人体小肠长度有5-6米,但表面积却达200平方米,这是因为小肠在结构上具有皱襞和,增加了小肠内的表面积。
    3. (3) 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几个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营养物质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小明的早餐是三个馒头,图中曲线表示其在消化系统中被消化的程度。
    4. (4) 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____。
      A . 将食物中的大分于物质分解成能被机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B . 将小分子物质吸收到血液中 C . 将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含氮度物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D . 将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 26. (2023九上·瓯海会考) “民以食为天”,人们摄食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必须先分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人体细胞利用。图一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逐步分解的示意图:图二中三条曲线(X、Y、Z)分别表示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中的②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图二中的(填字母标号),表示的物质是,最终被分解为可吸收的葡萄糖。
    2. (2) 图二中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填“X”或“Y”或“Z”),对其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
  • 27. (2023九上·瓯海会考) 探究活动: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已知: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同时加入两支试管中的稀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

    1. (1) 该实验的目的是。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是
    2. (2) 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H2比乙装置中产生的H2质量(填“多”、“少”或“相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